台灣能源戰略應相信專家

文-林際健 民權時報主筆

台灣自從李登輝執政後,專家意見常就被政客所掩沒,尤其能源戰略更是被假環保團體所把持,加上當政者不尊重專業,就無所謂戰略了!

拿核四來講,就被藝文界壓過專家,就被民粹壓過國家安全。為何全世界核電廠最多的美國沒有核電廠被政治霸凌的問題,為何核電比重最高的法國沒有民粹的問題。經過三四十年被政治折磨的核四,已練成了銅牆鐵壁金鋼不壞的超級安全核電廠還是被民進黨給打殘了!

我們40年前建成的核電廠運作到現在,核安記錄可以說非常完美,而已完工的核四廠比四十年前的系統更優質,居然被判無期徒刑,至今仍不敢廢,因為還有三千多億的負債還沒掛在台電公司上,只要宣佈廢了核四,台電沒有增資下必然要破產。

現在又搞了一個電業法,讓民營電廠進來競爭,看來好像不錯的主意,但您只要仔細看就會發現問題:當空污被關注時,台電的天然氣電廠就要全能發電而民營天然氣電廠就會少發電,當天然氣成本高時,煤電就不會降載發電。依燃燒定律如降戴二成空污減少會近五成。如果供電充沛下煤電廠可以用八成負載發電,重金屬污染就能減少很多。每年可以少死好幾萬人。

COP26出爐了一項新結論,就是歐美國家把重心放在甲烷減排上,因為甲烷對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好幾倍,天然氣主要成份是甲烷,當然會成為焦點之一。澳洲及紐西蘭牛羊的屁含甲烷對溫室效應也是大宗,未來少吃牛羊肉可能也是選項。

目前台灣電力配比天然氣將會大幅增加,把目前近五成的煤電壓至三成以下,重金屬污染及酸雨是少了些,但碳排放的溫室効應仍未解,這對將來的貿易成本可能經濟部不能兩手一攤說不知道。而在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政策,能源的國安問題更是重要。如以目前的兩岸政策,能源戰略就應以核電為重,比重應仿法國拉至七成以上,洋流發電研究就應比風力更要側重。核電是穩定且安全(正常運作下沒有人員傷亡,相對於煤電導致呼吸道相關死亡病例)的乾淨基載能源,幾乎無溫室氣體排放,是未來降低溫室氣體的重要支柱。

民國85年時我們電動機車研製成果應是引領世界,可惜政策錯亂,電動機車反而在大陸發展起來,大城市的電動機車幾乎百分之百。

大陸很務實,公交車電動化至少也有十幾年,慢速行駛時用電力,速度起來後改用內燃機動力,對都市空污有很大的幫助。電動汽車在大陸發展迅猛,全球電動車最大的市場及最完整供應鏈也在中國大陸,台灣要發展電動車產業必須靠近市場。

台灣的能源戰略必須考量地理位置,是位處颱風頻繁的島嶼,天然氣比重不能太高,最佳的基載能源是核能,未來風電及太陽能都必須配合電池儲能系統的建立或者抽蓄水力發電做為穩定供電的緩衝機制。煤電由於重金屬排放對人身危害太大應予退役。天然氣發電做為基載供電是有必要,但應減少配比以符合國安需求。國家必須投資多元化的能源開發與研究,例如台灣有黑潮洋流,台中港有潮差,都是一些好的方向。風力發電在大陸已有完整產業鏈,台灣不必花力氣去開發設施。政府如不抬起頭來看世界,台灣能源需求如何穩定健康!?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