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50週年回顧台灣產業發展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工研院設立與我半導體產業發展是同步的,回想起來,工研院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就是首役以半導體製造起家,由於策略成功,逐步成為台灣產業的護國神山。想當年李國鼎跟孫運璿、潘文淵等前輩在豆漿店共謀大計,最後想出做半導體。好在當時交通大學電子系主任胡定華毛遂自薦,來寫計畫書並領導計畫推動執行。有了電子專業及熱忱,對於從零開始的新事業,才有好的開始。胡定華博士育成了聯電及台積電後從工研院副院長離開,扶持了旺宏半導體度過了危機後放下,後來又協助華邦電度過危機,成為台灣科技史上當了兩個公司最短的董事長。最後回到交大鞠躬盡瘁在辦公室。

筆者任職工研院在民國82年,組織員額是6000人,每年向政府申請科技專案總額約100億元。由於待遇設計大約在六年後進入飽和曲線,所以每年大約有10%流動,也就是說進入工研院修煉,六年後經驗跟技術成熟了,可能也跟產業界有了交集,轉職進入產業,可以說工研院是產業界的少林寺。這可以說台灣科技人材培育是工研院最大的貢獻,曹興誠任聯電董事長、蔡明介任聯發科董事長都是從工研院出去的科技人。

電動機車發展在台灣算是很早,個人參與這個大計畫負責電池評估子計畫,可惜在民國86年後參與計畫的五大機車廠都不沒成功推出電動機車,反倒是康揚、上緯等較有心推。只可惜當時行銷策略不對,沒有針對上班族及買菜族,也沒有把毛利放低,再加上政府補助政策搖擺,倒是在大陸熱起來。當時有位伍姓老闆說賣一萬五我就賺了,可見在大陸現在電動機車售價大約是1500-4000人民幣是可以賺錢的生意。

很可惜,如果電動機車持續發展,當時以800萬機車每年置換100萬輛,如打個六折60萬輛。這樣體量使用像電視機共用零組件模式,基本型式成本壓在一萬元應是沒問題。台灣市場穩定後就可以攻大陸及東南亞,那電動機車不就是台灣的天下不是嗎?產業只要進入正循環,研發持續領先二十年一定沒問題,如果商業模式對了,再拓展到電動車,台灣應不會像現在是末段班。

政府的科技政策,完全不是社會福利的對手,人家一個老農津貼一年預算就要拿走445億,而工研院從民國80年的100億到了去年降到80億不到。工研院員工還是6000人不變,專案經費如加計通膨,可能連30年前一半都不到。還要全方位研發,終究會破碎化,同時也可能都是點到為止。完全失去了當被成立工研院做為產業技術支柱的功能角色。拿當前各國之間科技競爭,大家都投入重金重點發展具有競爭力的技術,國家政策導向至為重要。像洋流發電,目前有團隊在做,但人力也只有五支手指頭算還有餘,這樣是不夠的,至少也應再針對防腐蝕材料或者防海礪子等材料攻關才行。

總之,簡單的說就是希望大家能學習大陸的先試先行,集中資源辦大事。不必等完備了才推動,像大陸公交車在二十年前就推電動混合車,停止起步都是電車對空污幫助極大。反觀在台灣大部份公車都還是排黑煙,有批評才能更進步,大家共勉之!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