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文字.著造經典

張家麟/真理大學

修習禪宗者,常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通徹成佛。

文盲如惠能者,只要具足、履行佛性,亦可成佛。不過,惠能弟子卻又為其師,著立《六祖壇經》傳世,闡揚曹溪禪法。這種不立文字,卻又著經傳禪之法,立與不立之間,是否存在矛盾?

在我看來,這種悖論,看似衝突;實可相融。

論禪不立或立文字,各有所長。當禪法不立文字,只要具靈性慧根者,即可悟之、識之、行之。反之,將禪法立了文字,應該藉此可以代代相傳禪之義理,使它可大可久。

以不立文字,不言不語傳禪法之傳統來看。原來佛祖傳禪,始於迦葉,到達摩(382-536)已是18代。祂來東土開創禪宗,皆重心傳,少有言說。

早在2500年前弟子問禪於佛陀,祂靜坐而不語。弟子再問禪,祂拿起身旁的荷花,笑而不答。此際,只有摩訶迦葉尊者與祂相視,彼此了然「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於心,進而會心一笑,瞭禪之意。佛陀乃傳禪給迦葉,為禪宗一世祖,留下了「拈花微笑」之佳話。

同樣的,達摩來到中土傳禪,祂與梁武帝話不投機後,一葦渡江北行。以禪定修行傳揚佛法,異於當時以義理進入佛法時論。來到河南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離絕頂不遠的一孔天然石洞,禪定靜坐面壁長達九年(527-536)。

如何修禪定、能生慧,到達波羅蜜多的彼岸?是佛教修行者終身要解的一大難題。禪修者,亦不例外。

禪宗到了五祖弘忍,欲傳衣缽給弟子。他卻要求大家寫下禪之「偈語」,作為篩選的標準。這形同用文字表達禪之意境;已脫離不立文字,只傳心法的禪法。

當下,派下最優秀飽學的弟子-神秀,為得六祖寶座,乃書寫一偈,表示對禪之見解:

身是菩提樹,
心是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客觀言,這已經是一首好偈,頗適合一般人用漸近的修禪方法,可稱為「漸悟」禪法。弘忍看了,卻評他的偈言,判定它只看到了佛之表像,未深入禪之堂奧。

不識字的惠能,偶知神秀此偈,將它逆向思索之後,顛倒說出,並請人書寫成一新偈: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弘忍看了偈詩,驚為天人,認為惠能偈的層次比神秀佳。雖然他為目為白丁,但是耳聰心慧,早已俱足佛性,對禪已頗透徹理解。五祖認為這位嶺南來的「獦獠」,身在伙房,心已成佛。表面上,仍有批評,暗地裏決定傳他心法,並傳衣缽給他。弘忍偈曰:

有情來下種,
因地果還生;
無情即無種,
無性亦無生。

此三偈語,皆收錄於《六祖壇經》之〈行由品第一〉,從此傳遍天下。飽學的神秀,以「漸悟」方式修禪。靈台清明的惠能,以清淨自性「頓悟」入禪。而其師五祖的偈語,則在論人具「無情」、「無性」,方能入「無種」、「無生」之佛境界。

無論北神秀、南惠能或是五祖,他們三人俱為禪宗祖師,皆留下來偈言傳法。此偈即是文字;由此看來,誰說禪不立文字呢?

再看整本壇經,是在記載六祖一輩子的行誼,也是一完整的文字記錄。〈敦煌本〉、〈敦煌新本〉,各約12000字,其他的〈宋.惠昕本〉、〈宋.契嵩本〉,字數將近翻倍,多達約22000-24000字。

全經被史學家陳寅恪贊嘆,它在佛教史的貢獻卓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有本經的傳播,擴及中土、東北亞,甚至全球。

由上可知,佛陀傳禪之心法,重靈犀相通,會心一笑,可不立文字。至於,後世傳禪之衣缽,或立下禪之心法要旨,小則書寫「禪偈」,大則「著造經典」,並不為過。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