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般若.還是善知識

張家麟/真理大學教授

惠能講禪法,常以「善知識」詮釋佛教經典常見的「般若」(Prajñā)一詞;我以為這是祂自己的體悟後,獨特、創造性的思維。

先就「知識」一詞來說,它絕非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中的「知識」。科學家以「價值中立」(value free)的態度,對自然、社會現象,尋找解釋其「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ship)的法則(law),稱為「科學知識」。與惠能之見,大不相同。

相反的,它比較接近人文學的知識。雷同於人文學者,以「價值判斷」(value judgement)的角度,論述人世間是非、善惡、道德、禁忌、修行,現世或來世的理想「境界」。它是在論頓悟修禪、成佛的方法、見解、理想的「心性」境界。

六祖惠能所謂的「善知識」,常是指人與生俱有的「天賦心性」,它又與西哲的「天賦人權」無關。前者,則是說人之「善性、慧根」,人人與生俱有,是為天賦。後者是指「自由、平等」,皆由上天賦予人類。雖然,皆是「天賦」,但其賦予的內容不同。

我們細觀《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六祖惠能在此經中,前後共說了27次的「善知識」。祂把「般若」當作「善知識」,不厭其煩的詮釋它的內容、意涵、本質等各種道理。約略總結如下:

1.源起

惠能法師把梵語中的「般若」,解釋成「善知識」,而非「智慧」。認為這是為老天爺給人的「天賦心性」;無論愚、智,有、無受教育,王公貴族、販夫走卒,人皆有之。

此稱為「真性」,它不假外求,本來就存在於心。換言之,人的本性中有「佛」,端看人是否能「自悟」慧根,將它開採出來。在他看來,佛不外求,自性生般若,人人皆可成佛之可能。

這是佛教吸引人之處。眾生平等,俱存慧根。只要你的「真性」能自己運用,不要離開原本與生俱備的「自性」。自己多體會,反觀自照,就可以生「一般若」,而生「多智慧」。

人在世間,雖然有愚人、智者之分。但是他們皆有本性。如果本性「心迷」,自性被蒙蔽了,乃成愚人。反之,自性靈台清徹,「心清淨」了,就成智者。愚人若要與智人同,自己就要開悟心性,回到自性,即可成佛。

2.方法

修禪不止口念佛經,尚要心行佛法。

惠能反對只唸經,不行經;強調言經、行經一樣重要。不過祂以《般若金剛經》為核心,即得見性。但是,日日念誦「經中般若」,不如天天靜修、反思、體悟、履行「自性般若」。

祂批評「口念般若」者,易「生妄有非」;唯有同步「念、行般若」,才是真正的「般若法門」。且修、且行此法者,是「般若行」。不修行此法者,即為凡夫;反之,修行此法者,即刻成佛。

有般若之善知識智者,易入「波羅蜜」之境。到達彼岸,進入「無生滅」之想像,永遠脫離開此岸(現在紅塵)的「生死」煩惱之苦,稱為「心行般若彼岸」。用白話來說,讀經固然重要,它比不上行經,這才是解脫、成佛之道。

在祂看來,唸誦、體悟、實踐自性,自用萌生智慧,不假文字,即為修行。

只要一念一心,就可以生出智慧,進而生出般若。履行智慧,即是踐履般若。而此智慧心,並無具體形象,只能用心感受、觀照。一般凡夫俗子體悟了,即能成佛;也能永離煩惱,入菩提境界。

3.境界

修禪可以達到什樣境界?惠能說出「自性真空」四個字。

然而,什麼是「自性真空」?「自性」已在前文所述,是指與生俱有之本性。「真空」在惠能理解,如同梵語的「摩訶」(Mahā)。一般人譯摩訶為「偉大」;惠能則引申譯為「虛空」。

此「摩訶」的「真空」境界,是指「無邊畔,無方圓大小,無顏色,無上下長短,無瞋喜,無是非,無善惡,無頭尾」。在佛陀之淨土,本屬虛空,一如人性本空,自性真空。

它的量體無限量大,虛空包含萬物。因此,每個人的自性,大至包含萬法。在此自性心中,大到如一,懂得「一即一切」時,你就通曉透徹,心無掛礙,來去自由了。

由此觀來,惠能以為人果有「自性真空」體,猶如不生不滅的金剛。

論其相貌,卻是無形、無狀,無大、無小、無頭、無尾。論其心性,無瞋喜,無是非,無善惡,了無牽掛。論其妙用,則入般若、入佛之境,永遠脫離煩惱、生死之苦。

4.目的

在惠能看來,修「頓悟」之禪法,目的在於求得解脫、成佛。

祂以為:無法會體悟禪法者,是一般芸芸眾生;若是眾生自行體悟,就可以立地成佛。人只要運用自己智慧,觀照自性;體悟之後,身心內外明徹。如果能反觀認識自己本心,即是解脫,即是般若三昧,即是「無念」。

當我的本元自性非常清淨、無念,僅管處於六塵世俗之中,也能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般若觀照,妄念俱滅。如此,就能見到自性,般若顯現無念,終能成佛。

祂也抨擊修行其他法門,猶如小根之人。根性小者,猶如草木,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只有成為大智人、為上根人,能為其說此「頓教」之法,才能「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無念。

不僅如此,祂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為最上乘之法。以頓悟得到「破五蘊,變貪嗔癡,成戒定慧」之功。又能在自性、無念中,達到「內外不住,去來自由,無住無往亦無來;能除執心,通達無礙」之境。

所有法的內容,以「無念法」為核心,頓悟之後,「一無念法徹,萬法盡通」,見諸佛境,至佛地位。

惠能鼓勵門生,修習頓教法門者,應當發願一輩子奉侍佛祖,終身獻給了佛教,不離不棄。果能如此,他將來的果報無量,定能進入神之聖位,亦得後世子孫煙火供養,典範長存。

由此看來,禪宗視般若為善知識,可以分成「源起」、「方法」、「境界」、「目的」等四個面向。其中,天賦自性,是其源起;口誦行經,是其方法;自性真空,是其境界;解脫成佛,是其目的。

不識字的惠能,之所以偉大,有其特色,是祂能用心體悟「般若」,說出27條「善知識」原則,用此,指導門生修行禪法。這些禪法,由祂道出,再由門生記錄下來傳世。

在祂看來,只誦經不足,些微批評了「淨土宗」;祂強調要「口誦、心行」並重,才是行般若。祂也評論了「漸悟」禪法,猶如小智、小根,而要用「頓悟」禪法,反觀虛空、無念之自性,自由自在,終得解脫,進入淨土。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