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1-11-11 孫運璿帶領台灣走向現代化 〈民權時報特別報導〉 十二月十五日是孫運璿先生冥誕,這個時候談孫先生的生日,讓人泫然欲淚,因為陳水扁曾大聲的斥說他的太太吳淑珍所受待遇,比起孫運璿差太多,並說: 「孫運璿身體不好那麼久,住免費的房子,在基隆還有一棟別墅給他養病,並且有多少醫護人員輪流在照顧?他只是一個卸任的院長耶!」 陳水扁挑孫運璿來與自己的太太比,是完全錯誤的。 孫先生住公家的宿舍是因為他自己沒有房子,當年他中風送醫院,醒來得知自己中風,第一句話竟然是對太太說: 「對不起,以後可能沒有房子住了。」 連醫生都聞之鼻酸。他一過世,孫夫人立刻搬出公家宿舍,自己租房子住,這般的清廉自持,一心為民,是令人尊敬和值得學習的,陳水扁還說他「基隆有別墅養病,醫護人員多少個輪流在照顧他」。 由兩本已珍藏三十年之久的孫運璿日記可以看出,讓孫運璿快樂的永遠是: 物價平順、農產豐收、經濟景氣; 讓他憂心的永遠是~ 颱風災害、外交橫逆、中共威逼… 個人的遭遇、得失竟完全不在他的日記之內。 天下雜誌創辦人殷允芃指出,誠懇、踏實、苦幹、執著、勤儉是孫運璿的特質,孫運璿年輕時跑遍了大江南北,走過了艱辛的時代,使他時時刻刻以家國、社稷為念,對各個角落的百姓,無論多麼貧窮偏遠,都有感同身受、民胞物與的真誠關懷,這才是陳水扁應該比較與學習的地方。 孫運璿對台灣的貢獻,實無法簡單道盡。 台灣光復,日本人臨走說: 「三個月後台灣將是一片漆黑。」 但是孫運璿卻在三個月內替台灣「重新找回光明」;而且到民國五十五年台灣的供電普及率已高達百分之九十七,領先許多先進國家。 這位在退出聯合國、台美斷交、兩次石油危機的層層風險中執行「十大建設」,並與李國鼎規畫科學園區的政治家,被譽為「風雨中的舵手」,當年的石油危機造成全球通貨膨脹,但是孫運璿在石油危機的六年中,讓台灣的國民所得成長了四倍,每年的經濟成長率全超過百分之十,甚至寫下百分之十八的驚人成就,舉世驚艷,被譽為台灣奇蹟,這才是陳水扁最需要比較與學習的地方。 孫運璿過世前,常常一個人難過不講話,或是看了新聞之後猛搖頭,女兒孫璐西說: 他不能理解,他住了一輩子的台灣怎麼會變成這樣? 這應該是陳水扁要正面回答的問題。 如果陳家要與孫運璿比較,那麼孫運璿兒子當兵時,連國防部長都不知道;而陳致中當兵則是增額錄取軍法官,然後開積架車上下班;孫先生由大陸來台灣,不喊愛台灣,卻帶領台灣由破敗走向繁榮,陳水扁口口聲聲「愛呆丸」,卻大筆大筆地把錢洗到國外藏… 孫運璿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那一天,12月15日是他搶救台灣電力系統成功的那一天,他便以這天為生日,從此,他的一生就與台灣緊緊相繫在一起。 Related Topics 新聞報導 文章導覽 < 對美國會議員秘密簡報或釀政治風暴環保署生氣轉翻桌 > You Might Also Like 氫能源車會是智商稅嗎? 美國的小院高牆還能再擴大嗎? 法務部檢察官綁在一起司法能清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