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解台灣人對兩岸問題看法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台灣人怎麼看大陸,現在看來是非常分歧的。表面上看民調是有點準又不太準,其實是角度不同所呈現的量化值。台灣各陣營的解讀也是各取所需各行其是,大陸官方的認識更是瞎子摸象自行解讀。現在擺在眼前的是執政當局故意的使用「XX邊緣論」一步步朝紅線區逼近,逼使中共傷透腦筋到底算不算過了紅線要不要使用武力,不得不施展了模糊策略。就是藉阻止美軍介入的「拒止」戰略施行實兵演習,再來就從東海與南海的護衛主權的經驗實施海警偵巡來宣示主權。

從美國拜登政府開始介入我國軍防務,要求將役期改回徵兵制並重新評估各地防務派教官指導巷戰等,讓全台迷漫在兩岸進入戰爭與和平的決擇,好像回到民國47年823砲戰時期緊張的氣氛。再加上美國對台積電高階產能不能放心被中共獲得,一再要求我高階半導體產能移到美國等訴求,使得國人心中五味雜陳。開始懷疑美國這幾年來的操作,引導中共軍事威嚇,激起民眾仇視中共,也加速了台積電赴美佈局,也傳出了美國想改台積電成美積電。

兩岸對峙75年以來,台灣的經濟實力曾經拉升到大陸的七成左右,但近年來差距又壓回不到一成。兩岸如軍事對抗,打的就是錢糧,又台灣又是孤懸海外哪能經得起長期軍事對抗。光是能源九成以上進口,純就能源一塊就能逼使台灣經濟崩盤。又何況今日中國大陸的軍事科技已有挑戰美軍實力,今年五月印巴交戰驗證了大陸軍武的實力已非吳下阿蒙,真的要硬幹恐怕台灣勝算為零。

打從聯合國2758號決議將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權力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已54個年頭,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包含美國在內都承認中共為中國唯一代表,兩岸問題就聯合國來看就是內政。我們要另起爐灶恐不現實!

既然中共官宣統一是歷史使命,雖從1979年起就宣稱以一國兩制統一中國,但是我政府相對應的是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相回應。45年來台灣地區的執政黨已易手到民進黨手裡兩次了,蔣經國那一套早被丟棄了,「台獨」論調早就靡漫各媒體也深入到年輕世代。

現實下台灣人不想打仗,又不想被統一回到思想禁錮的父權社會,執政當局想用獨立爭取選票又獨不起來,可是中共也不能沒對策,為阻止「台獨」失控只能軟硬兼施,弄得兩面不是人。台灣人民不管哪個階層對中共統治的大陸,在經濟及科技上是正面看待的,但從疫情封控的雷厲風行,各級政府及管事的人表現上,是難叫人放心的。最近四江江由一案,雖是學生霸凌事件,但地方政府的表現又顯得前倨後恭,也顯示父權思維沒變。大陸官員心態仍是上面說了算,也成了一言堂,想要跟台灣相當的民主自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政治學角度看自由民主的社會應建立在經濟相對富裕的年代,如果經濟條件較好的社會,其人文素養就會有一定水平,相對的政治素養也能提升。中國大陸社會由一窮二白到當前的人均15000美元左右,其分配仍然非常集中在少數人中,仍有一大半人收入在當前社會中是需要掙扎的。所以當前大陸社會的民主自由仍難被台灣人所接受,自然現在談統一是會被抗拒的。

當然在中國大陸已不再屈從歐美,在國際上也能抬頭挺胸,在弱國無外交的前提下,對台灣人民常在國外跑的人是有吸引力的。如能兩岸一起合作賺世界的錢,對台商而言是也是歡迎的。

兩岸角力相持不下,大陸既然要人民交流,開放航點也不要死心眼要對等。儘量開放航點方便來往旅客,也增加兩岸人民交流機會。只要開放,在商言商,航空公司自然會考量去爭取客源,也讓台灣當局沒理由設限。同時由於台灣人民與大陸人民交流機會增加,也有助於提升大陸的自由民主水平,至少也會提升人文素養。

兩岸分治是事實,中華民國政府自始至終把南京制定的憲法在台灣施行不敢更動根本,中共也應在事實與史實下認真的看待,這可能是「台獨」的解方。只要台灣不獨,大陸努力發展經濟,假以時日大陸民主自由也跟台灣差距不大時,未來坐下來談就會水到渠成。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