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王道與西方的霸道:兩千多年前中、西兩場戰爭的不同影響

晏揚清 / 本報專欄作者

分別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東、西(中國與希臘)兩場類似的戰爭,決定了東方與西方在面對戰爭時採取的解決手段的不同,也可以說就是講仁義道德的王道與講究實力原則的霸道之別。在中國最終以外交手段解決,而在希臘則以戰爭解決;在中國以盟會的方式和平落幕,在希臘最後則演變成膾炙人口的「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戰爭結束。對照今日中美之間的問題,似乎仍是兩千年前的翻版。歷史實在太有趣了,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看起來中國人還是略勝一籌。

    我們來看看發生在兩千年前的這兩場戰爭,在西方是發生在當時西方的中心—希臘,在中國則是發生在春秋的初期;在希臘是發生了驚心動魄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在中國則是齊楚兩軍對陣,最後會盟而退(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分析了發生在希臘的這次戰爭的起因和背景,最後成為歐洲史學的典範之一,也成為近代國際關係中現實主義的源頭。其主要就是在說明「正在崛起的大國必然挑戰現有的大國,而既有的大國絕對會阻止新興大國的發展,從而兩者必然發生戰爭」。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第五世紀的下半葉(戰爭從431年持續到公元前404年),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是希臘世界的霸主,而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則日漸壯大,隱然有挑戰霸主的雄心。雅典的崛起使其影響力不斷擴張,此對斯巴達造成了威脅,致斯巴達日感焦慮,斯巴達曾嘗試與雅典進行外交談判,但最後雙方均以同盟國的利益考慮,最終外交談判失敗,戰爭爆發。這次漫長的戰爭最終以雅典失敗,但斯巴達也元氣大傷,再過幾十年北方的馬其頓人結束了希臘時代。

 

【下圖】戰爭形勢圖,紅色為雅典陣營、藍色為斯巴達陣營、灰色為中立陣營、綠色為非希臘世界、黃色為波斯帝國。

早於希臘伯羅奔尼撒200年的中國,正當春秋的早期。此時周王室已經衰弱,個個諸侯紛紛表現出強烈企圖,希望能夠在這衰微之世取得權力,領袖群倫。齊桓公在西元前679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開啟了春秋五霸之始。他提出尊王攘夷的政策,這個夷主要就是南方的霸主—楚國。楚國在當時可是疆域最大的諸侯國,而楚王也有野心想要問鼎中原,不但兼併了小國,也結交盟國,這當然會引起齊國的注意。

    魯熹公四年(西元前659年),齊桓公聯合魯、宋、陳、衛、鄭、許、曹等諸侯,組成八國聯軍,先打敗蔡國這小國,後進軍楚國。齊國之攻打蔡國或有理由(因為齊桓公有愛妾是蔡國人,因不聽桓公的話,被桓公送回去,蔡國又把她嫁到楚國去),但攻打楚國似乎就沒有理由了,所以楚國的特使就質疑,齊楚兩國隔那麼遠,可謂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齊國可是鐵了心,所以管仲隨便編些理由,就是要打楚國,正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根據左傳的記載,楚王派出特使到聯軍總部向齊桓公說,您在北邊,我在南邊,我們兩國風馬牛不相及,您何故跑來我國?管仲隨便編了兩個理由,一是指責楚國沒有按時進貢給周天子;二是以前齊昭王南征死在南方,是不是你們楚國幹的。楚國特使承認了沒有進貢,以後會恢復;昭王的死則與楚國無關。齊桓公並沒有接受楚國特使的說明,仍然向楚國進軍,部隊到達陘地。

到了夏天,楚王又派遣特使屈完到聯軍總部溝通,聯軍後撤到召陵。齊桓公把聯軍部隊整理好,帶著屈完坐上馬車檢閱部隊,齊桓公指著軍容壯盛的部隊對著屈完說,以這樣的部隊打仗,誰能夠抵禦?以這樣的部隊攻城,哪一個城不能攻下?這時候屈完不亢不卑的說道:您如果以德行安撫諸侯,誰會不服您?您如果要以武力攻打楚國,我們將堅固城池,並有漢水阻隔,您的大部隊不見得討得到好處。

    最後,大家會盟而退,也就是用外交的方式解決這次的危機。

    這是中國與西方在解決國家間衝突的問題上的根本差異。今天紛擾的世界,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從媒體上看到多少生命的損失、多少的小朋友缺手少腿而不及長大、造成多少的顛沛流離,在聯合國大會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呼籲盡快停止戰爭,中國代表更提出用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衝突,但是西方人(歐洲、美國)就是不願意,非要用赤裸裸的武力完全屈服對手。然而,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無止盡的報復將循環而至。

    看起來還是具有五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的智慧才能解決今日世界的問題。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