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威涉獵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生物發光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發現,微生物居然也會發光。1953年,斯特雷勒(Bernard L. Strehler)首次從發光細菌(Achromobacter fischeri,又被稱為Vibrio fischeri,費氏弧菌)中找到了影響發光的化學分子DPN(Disphosphopyridine nucleotide,二磷酸吡啶核苷酸),並完整地從細菌中提取了發光系統,實現了細胞外發光。聽聞喜訊,哈威發覺斯特雷勒的導師正是自己的得意門生麥克爾羅伊(William D. McElroy)時,他無不自豪地說道:“現在,我有一種自己就是生物發光領域研究祖父的感覺!”
阿格隆研究所(Agouron Institute)的西爾弗曼(Michael R. Silverman)是個例外。他認為赫斯廷斯的發現極其有趣,並於1980年代找到了群體感應的核心分子機制。在費氏弧菌中,西爾弗曼發現LuxI蛋白催化合成AI分子,作為受體的LuxR蛋白則結合AI,繼而啟動編碼螢光素酶的基因的轉錄。接下來,他又進行了大腸桿菌轉化實驗,經過改造後的大腸桿菌能夠產生信號分子HSL,也能利用它感知菌體濃度。當菌體濃度達到閾值時,大腸桿菌就開始發光。陸續地,他找出了能夠產生和檢測細胞外信號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質,並向學界全面詮釋了這些組件如何激發群體感應。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找到了信號分子以及相關基因和蛋白質,也大致清楚細菌發光系統的運作流程,但都沒有對細菌的這一群體現象進行正式命名。1978年,赫斯廷斯的一位博士後格林伯格(E. Peter Greenberg)在康奈爾大學開始獨立領導一個實驗團隊,同樣利用費氏弧菌做著相似的工作。生物研究耗時耗力,道阻且長,直到1994年,發光細菌的這一群體行為終於在格林伯格研究團隊的一次頭腦風暴中擁有了一個正式名稱:“群體感應(quorum sensing)” 。這一領域當時相當前沿,想要獲取學界的廣泛關注,名字也必須稍有特色。果不其然,“群體感應”這個名稱逐漸得到了學界的廣泛接受,關注和研究它的科學家也越來越多,日漸形成了一個較有規模的群體。目前,全世界已經有幾百家實驗室在從事相關研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