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關稅只是拿台積電的手段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台積電外資佔比超過七成,董事會美國人佔一半以上,現在要台積電到美國投資,在台灣的媒體只從最早的設2廠,後來看圈的地有六個廠,這樣看來美國拿台積電是早有陽謀的。今天8月7日(台北時間)一早就傳來川普的半導體進口關稅100%,台積電可能可豁免。這意味著美國像蘋果的大公司不能再從境外把半導體零組件帶進美國,或者像輝達的AI伺服器也應在美國本土生產。因為台積電只是代工,其產品基本上都是設計公司的。以上可以看出美國想要將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導回美國,關稅只是手段,從日、韓等國的投資要求,就可知川普的思考模式是什麼。

日、韓對美順差川普看在眼裡,那台灣去年7百多億美元的順差今年將破千億美元順差川普會看不見嗎?我們的台積電為台灣創造稅收估計佔全國稅收2成以上,被譽為護國神山,但就因其先進製程市佔全球九成以上,川普沒拿到手上怎會安心?也因此護國神山就成了趙氏之壁,台灣就「懷璧其罪」。近幾年來美國圍繞著台積電做文章,大家想想就會明白,美國正在收網,最後將美國台積電的「美積電」變身為母公司,台積電成為分公司。會不會這樣呢?

我拿蔡衍明先生/旺旺集團的創始人兼現任主席、行政總裁,在1976年加入宜蘭食品,並於1977年以總經理身份接掌宜蘭食品的經營權。在經歷了早期的慘痛虧損後,通過品牌創新、技術合作和市場拓展,使其不僅成為「旺旺」品牌的發源地,更在集團化進程中在香港掛牌,並將集團的「源起」和「營運發展主體」轉變為一個關鍵的子公司,雖然宜蘭食品在集團中營業額佔不到5%,但仍持續在集團內發揮重要作用。

現在美國要台積電入股INTEL說是四成,投資數千億美元,以美國金融投資手法,可能不久之後就能重組資本結構,將台積電併入美積電或者成立控股公司將台積電併入集團。那台積電在台灣的次集團就統統被美國吃下了。

如果說台積電的董事會在一半美國控制的美國人再加上擁有雙重國籍的台灣董事,美國政府要您往東,不順從就得滾出台積電。再依旺旺模式,有何不可呢?

現在博通已給日本RAPIDUS 2奈米晶片流片成功,等測試沒問題就可以下第一單,那原博通在台積電的單就會少一點,這就是第一個突破口。以後一點一點的有了第二代工廠,台積電叫牌能力就不能一槌定音,終究人家RAPIDUS合作對象是IBM。

以上,簡單的先預測台積電的未來,是否如此,很快就會有答案,大家先想想當下的地緣政治有何對策可以為台灣產業發展找到出路,不要一味的想親吻人家的屁股!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