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4-12-27 氫能源車會是智商稅嗎?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衝著能源密度最高的氫,在台灣工研院研究氫能早在四十年前就開始了,到了25年前也僅做到了小型發電裝置。近年來各先進國家由於日本想在氫能汽車扳回在純電車的落後專研氫能汽車,所以韓國及中國大陸也不甘人後訂下了宏偉計畫想在未木來有一席之地。一時媒體也跟著起哄,大肆宣染氫能的未來前景光明,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玩得轉的! 氫的獲得如從水來電解再回到電的過程效率只有35-40%,比起電能傳輸效率95%相比是遜色許多。但為何還是有人認為可得到綠氫,就是利用風能或者太陽能發電就可以得到沒有燃燒煤碳或者天然氣的綠電,殊不知這理想必須是在中國大陸或者沒有高額補貼購電的國家才得以實施。但是這個綠氫還得透過輸送才能供給電能車使用,這碳足跡太長又顯得不夠環保。像在中國大陸氫能的運用一是利用工業副產品提純氫,可以供給工程車輛使用,或者就近提供公共運輸使用。工程車輛高成本可以吸收高成本的燃料電池,公共運輸的車輛則有政策補貼,脫離這些條件恐怕要進入家用市場是難、難、難! 氫氣的儲運與安全問題不怎麼簡單,氫在元素表上排第一位,只有一個質子一個電子,一個分子也只有兩個質子兩個電子,在容器中極為難搞,一般鋼瓶氫會鑽進分子縫隙可能漏氣也可能脆化鋼瓶。所以儲氫的鋼瓶就要特別設計,當然這都是成本。然後氫要儲運勢必要壓縮或者要儲氫化合物,這程序也要高成本。剩下就是安全,絕對比天然氣槽還不安全,恐怕未來社區安全會被重視。 其實有一選項是大巴士上使用天然氣裂解氫的燃料電池車,雖不是綠氫,但所有氫能供應系統都簡化了,不必建加氫站只要在加油站設一甲烷儲槽,就能提供方便的供應氫燃料。筆者在14屆世界電動車展(1995美國Orlando)就看到了氫燃料電池車,當時還試乘了TOYOTA的PRIUS。 大家對電池充電時間及充電方便性有了疑慮,才想用燃料電池來解決,另外也以為氫的反應物是水,真是潔淨環保。但您如深入一層思考,您會發現氫的能源效率低,儲運過程的碳排也不能忽視,而未來電池充電技術改進後以及電池性能提升等都將拉近與氫能充氣所耗的時間可能所差無幾。 氫能汽車一台賣價是純電池車的三到四倍,會買的肯定是為了零碳排,要不就是沒是花自己錢的人。綠氫這筆帳不好算,各個環結成本中儲運成本及碳足跡都不可忽視,風電或太陽能發電直接賣給電力業者獲利才是最佳選擇。總之在資源有限的台灣當下,發展氫能最好停、看、聽! Related Topics 林際健 文章導覽 < 「開第一槍」大陸戰略的重大轉折美食巡禮之酸菜魚 > You Might Also Like 美國的小院高牆還能再擴大嗎? 法務部檢察官綁在一起司法能清嗎? 天才的執政當局能源政策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