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2023-09-18 國防戰略戰術與工業發展之思考 林際健 退役科技軍官/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2023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已在9月16日落幕,這次展出最多的樣品或實體是當下最潮的無人機。從參觀人的質與量來看是值得高興的,有許多退役軍人到場關心與提出相當有建設性的意見,也看到許多年輕人很有興趣來了解國內無人機與軍事裝備的發展,是值得欣慰的。 這次參展的廠商與公民營單位,像中華電信使用無人機展出緊急機地台,學校單位展出產學合作無人機的成果,工研院則展出利用氫燃料電池的無人機,當然中科院展出的無人機就是不一樣,屬於大型具有查打一體的無人機。當然也有其他陸軍武器如車載型81迫砲等等,算是相當豐富。 不過武器裝備的適用性,必須考量地形地物與戰略戰術的的要求,武器裝備的發展也應要由戰爭研究單位從作戰相定再加上實戰單位的回饋來發展。就拿展出的車載型81迫砲來做例子,81迫砲屬重量較重的步兵裝備,搬動較吃力,改用車載機動性大增好像構想不錯。但迫擊砲彈屬人員殺傷武器從展出砲彈來看跟手榴彈威力比起來好像多一點,只是投射遠很多。因為台灣防衛縱深不足,未來城鎮作戰可能成為主要型態。再加上未來無人機大量使用下,軍事車輛往往成為攻擊目標,迫砲的機動性考慮的重要性可能就不那麼重要槍榴彈可能更有用。在巷戰中使用掌上無人機做高樓偵蒐反倒是特別重要,這思維美國在民國70年已開始重視。 這次無人機展出數量上夠多,可惜在電子偵蒐與反偵蒐或者在雷達科技上著墨就顯得貧乏。三軍大學的戰爭學院應在各種想定中提出更多看法,讓戰鬥部隊檢討,例如讓空軍如何習慣儀表飛行,未來也可能導入自動架駛戰機的作戰模式,從而推動戰機的發展。未來灘岸作戰可能轉而是非傘兵的垂直空降,電子作戰部隊與部隊電子戰都是應好好研究的威脅。這樣提出的需求在工業界在產業界就會引發更多的發想與創新。 談到這邊,大家不免要提起民國70年的天弓計畫,四十年前發動的天弓計畫為我國軍發展出各式的先端武器培育了上萬名科技人才,只可惜美國在看到我防空飛彈有了成就就賣標準飛彈給我,我們就砍了防飛彈發展預算。我們有了雄蜂飛彈美國就賣魚叉飛彈,同樣的經費一樣砍了去買美國貨,這樣的國防自主就被美國打敗了。聽說當年做IDF戰機的科技人員裁員後有的就要韓國去發展,現在韓國的戰機也有了出口的能力了。 國防科技與工業都是一步一腳印的,尤其人才培養不易。沒有部隊經驗的人發展的國防需求總會有不切實際的現象,像國防(中正)理工學院畢業後一定要下部隊兩年就是這個道理。了解部隊的環境與心理,在武器的發展就能理解部隊與國家的需要。有了海上生活經驗在裝備上如何抗海水抗鹽分,有了野戰經驗就了解水與泥土的威脅,高溫與低溫的可靠度等等問題。國防工業展有了好的開始,如何多蒐集國際情資,持續深化發展也是令人期待! Related Topics 林際健 文章導覽 < 櫥窗啟示錄地緣政治下台灣產業何去何從? > You Might Also Like 川普逛語表白帝國主義本質 川普上任後美中台戰略形勢將變? 「開第一槍」大陸戰略的重大轉折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