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2-12-25 白紙運動後的省思:全面清零與解除封控 劉性仁 /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當大陸當局從善如流全面解除封控後,拆除各地方艙醫院,果然大陸各地疫情陸續出現爆增情況,清冠藥與快篩等醫藥物資缺乏下,世界各國和蔡政府以看好戲的心態,非但沒有防疫物資提供的人道援助的意思表示及實際動作,反而還責怪大陸遽然解除封控,大陸不管怎麼做,受到責駡與譴責聲言未曾停過,客觀來看,全面解除封控對大陸境內的抗議者究竟帶來多少實質生活的改善,倘若開放後帶來更多人民傷亡,造成疫情全面大流行,這責任又該誰來負責?解除封控後的情況還是由大陸人民承受,蔡政府禁止清冠中藥等輸入大陸,其實受害者包括台商。一場白紙運動帶來民主治理與不同思維的防疫模式,大陸網上喊著感謝國家保護民眾三年免於受到病毒侵擾,也有喊著中共專制獨裁的防疫管控,一場白紙運動,是全面清零與解除封控的選擇,背後更是反華反共的政治謀略。 一、 中國大陸的白紙運動的遠因與近因 「舉白紙」源自於蘇聯政治笑話:一個人在莫斯科廣場上高舉白紙,警察要將其逮捕,前者反問「我什麼都沒寫!」後者駡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寫什麼嗎?」。這個黑色幽默諷刺專制極權政權箝制人民表達意見的自由,無所不用其極,已經到連舉一張白紙都有罪,使得本次抗議事件中許多抗議者都舉白紙表達抗議立場。 白紙運動的遠因其來有自,是民眾長期不滿的宣洩,大陸原本選擇動態清零政策時,也就是發現一例傳染病確診病例,即在醫學收治的同時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隔離一切有接觸可能性人員、控制病毒的影響範圍,以減少傳播和確診人數的一種防疫抗疫政策;但隨著疫情影響時間太久,且使很多民眾生活無論在經濟或物質都缺乏的情況下,自由度嚴重受損,生活型態受到很大的限制,壓力倍增,以致無法正常生活時,民眾身心靈都出現問題,故引發大規模的民眾和學生的抗議運動。 而近因則是大陸各地爆發一系列反對清零政策的抗議行動。近因主要導火線是指自2022年11月26日悼念烏魯木齊火災因封控而影響救援,釀成不幸傷亡,而引發南京傳媒學院白紙行動起,蔓延至全國範圍的大規模示威潮。同時因言論受限,故舉白紙行動成為象徵。 此次示威運動的起源,也可溯及到2022年10月13日北京四通橋上一名抗議者,為抗議當局清零政策嚴苛而作的個人抗爭。大陸當局各地「層層加碼」警力的做法引起民怨。隨後,11月14日廣州爆發反封控示威,河南亦同時爆發鄭州富士康抗議。11月26日起,示威潮至少遍佈中國21省與海外多地,多個大型城市均出現人潮,由南京、上海開始,隨後北京、廣州、福州、廈門、瀋陽、哈爾濱、長春、重慶、成都、蘭州、杭州、西安、武漢、鄭州、大理、長沙、濟南、太原、烏魯木齊、拉薩、佛山、珠海等地,市民和至少有207所高等院校學生先後組織響應。 2022年11月24日,一段關於一名重慶青年在居民區的講話的影片在網路上流傳開來。影片中,青年高呼:「不自由,毋寧死!」隨後,當執法部門趕來準備將其逮捕時,民眾主動站出攔住警方,並將該青年拉走,使其暫時逃脫。事後該青年獲網友譽為「重慶超人」,其言論亦在網上廣泛傳播,其中包括「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它叫不自由和窮。現在我們全占了!」。 在不同的抗議現場,抗議者使用了不同的抗爭口號。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抗議者喊出了北京四通橋抗議中的口號,「不要核酸要吃飯,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謊言要尊嚴,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領袖要選票,不做奴才做公民」,以及「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罷免獨裁國賊習近平」「不自由,毋寧死」。也有各地抗議民眾不斷向警察連續呼喊「黑社會」。另外也有人以習近平的發言「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了,已經團結起來了,什麼都不怕,是惹不得的」的發言。 這除了証明大陸有境內與境外反共反華勢力,也證明中國民主化及言論自由並非遙不可及,這需要時間,大陸民眾內心都有一把尺,民眾是講道理的。公民意識及公共空間理性討論是可以期待的;大陸領導們也不像過去那樣土八路,現在都是開放具有高知識的人士,很多都有海外留學的經驗。當大陸當局開始回應與接納民眾意見時,其結果未必是好或是壞。 二、白紙運動不致形成大規模的反政府、反共黨的學生和民眾運動 白紙運動除了抗議動態清零政策,以探討治理能力及避免從清零的過程中獲取不法利益,亦號召中國人民覺醒公民意識,主動起身解決各種不合理現象,爭取自己的權益,全國範圍內的抗議難得再次出現在中國大陸,故引發國際輿論廣泛關注,亦有觀點認為這是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中國大陸爆發的最大規模的針對政府的集會示威運動。然而中共及時解除封控,避免白紙運動擴大,並化解危機使抗議者平息怒火。 在大陸反政府、反共黨的學生和民眾運動及來自外部勢力支持的五獨人士(台獨、港獨、疆獨、藏獨及蒙古獨)和法輪功等異議人士一直都是存在於大陸境內與境外。白紙運動雖沒有引發中共下台,但這些人士可以預料將繼續在大陸內部從事維權運動。之前有一部電影《沉默呼聲》,主要是講述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故事是講到99年夏天,在中國北京清華大學的四位高材生,單純的學生生活在一夜之間被一道禁令打破。與法輪功為伍的年輕人,對抗政府和共黨組織,其中有一句話「在一個沒有真相,沒有正義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包括你自己」值得我們思考。 白紙運動針對媒體所報導來自大陸多地高校學生的抗議行為,校方必須謹慎處理,不能過激處置,除非已明顯違反校規或法律,才能依法論處,這考驗校領導和地方政府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考驗中共當局戰略定力與化解危機的智慧。 社會運動與革命是不同的,運動的本身與走向可能變質成為無法預料的傷害。此次白紙運動的原始加害者是疫情,處理者是政府當局,當處理有瑕疵或弊端或不當,學生和民眾自然可以理性表達,政府也必須暢通管道,讓民眾可以宣洩情緒,也可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方案。 防疫的不同思維,鬆緊手段如何拿捏?考驗著中共治理能力與危機處理之道,大陸當局應當負起包容與善後責任。至於是否會引起後續運動,當大陸在終結動態清零政策的同時,其後續影響,像是開放後的防疫政策有效性;在防疫期間的下崗潮、放鬆管制後導致的染疫人數大規模激增,導致醫療系統資源不充足等醫護勞權及量能不足等問題,將是白紙運動是否還有後續的關鍵。 台灣民眾可以想一想,解封後的大陸疫情失控,特別在大城市,面臨農曆春節到來,如果台商們有陽性確診卻顯示陰性,對台灣的防疫是否會造成破口?難道台灣政府能夠不讓台商返台嗎?這是不可能的。 三 、中共從善如流解除封控以化解危機 面對學生示威持續幾日,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除了加派警力外,也低調調整,甚至最後達到全面解封的結果。中國外交部11月28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你提到的事情並不反映實際......我們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中國人民的合作和支持,我們的防疫抗疫鬥爭必將成功。」 2022年11月30日,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座談會,強調據專家意見,需要繼續完善措施[,並承認Omicron病毒株致病力改變,正式表態防疫到「新形勢新任務」階段。2022年12月1日,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會晤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時親口坦言,事因是年輕人窘迫的現狀。 2022年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十條」,確定放棄清零政策走向與病毒共存,雖然使得經濟重啟,但除了可能導致一波重症疫情之外,對於白紙示威長期影響與評價等等後續的發展,也十分引人關注。 四、 國際及海外中國留學生和僑民對白紙運動引發中共警覺 白紙運動發生後,來自香港、澳門、台灣、美國、日本、法國、澳洲、英國、愛爾蘭、荷蘭、德國、西班牙、加拿大、馬來西亞、韓國、印度、土耳其、紐西蘭等這麼多的國家或地區紛紛響應白紙運動,提供程度不一的支持與援助,這足以說明人權無國界、自由化與民主化是世界普遍性的價值,國際間最重要的還是普世價值。 但相對的,當來自海外力量介入中國大陸內部事務時,企圖發生顏色革命,中國大陸會以更高規格及更全面防堵外國勢力干涉,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 五、白紙運動不會形成第二個天安門事件,但反華勢力不會善罷甘休 白紙運動訴求的核心,希望的是政府儘快解除嚴格的封控,恢復正常的生活與經濟活動。但是我們也必須思考,一旦解封後,倘若疫情擴散釀成更大的悲劇,這份責任又該由誰來承擔? 而訴求解封的學生及群眾對於防疫是否有更可行的解決之道。另外任何事件處理不當都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天安門事件,但此次中共回應迅速及時開放封控,化解了一場危機,白紙運動不會成為天安門事件。但可以預期,反華勢力就此不會善罷甘休。 防疫的兩難選擇沒有對錯,呈現出文明不同的思考與處理問題的慣性思維,白紙運動能夠落幕,不至於造成社會更大的動盪與官民間的對立,而政府與人民、校方與學生都能夠透過溝通達成共識,捐棄暴力情緒,讓防疫能夠找出兩全其美的辦法,無論動態清零的強硬鐵腕,或是與病毒共存的消極不作為,都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只能根據疫情的變化而論定最後的結果。幸虧白紙運動沒有釀成第二個天安門事件,否則若將不滿對準台灣,恐怕不利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我們不希望看到大陸亂,因為亂對台灣一點好處都沒有。 白紙運動不是六四天安門事件的翻版,參與者是以青年學生為主,還包括其他民眾,這與六四相同,抗議者都是社會力非政治力。許多城市同時發生這點也和六四近似;六四當年的政府,反應慢,因為內部有很大的派系分裂。但這次白紙運動,大陸政府內部並沒有分裂,因此回應速度相對快。很難想像會再有另一波大規模的延續性抗議,政府也不會坐視不管,習近平領導下仍是堅若磐石,能夠控制形勢。 六、總之,中國大陸必須發展經濟,打鐵還需自身硬 大陸民眾要自由、要政府為失敗的政策負責,對地方政府違法貪污的痛恨,或許是大陸新時代的發展趨勢;在中國大陸層層的監控下,大陸公民行動者難以彼此串聯,不但有健康碼限制移動,地方還有不同程度的封控政策。 這次白紙運動是習近平第三任任期剛開始的一個挑戰與考驗,對中共的執政能力是一個檢驗。與他個人威望緊密連在一起的清零政策,受到了公眾的挑戰與監督。 另外可以觀察的是,從維穩的角度來看,以前一直以為高科技、大數據能夠幫忙治理,的確,在一般情況下沒問題,但一碰到特殊情況,維穩系統在事前沒用。對政府來說,兩種選擇路徑一是靠高壓處理,另一種是要透過社會對話、調整政策、化解矛盾,哪一種比較好?端看大陸領導人的智慧。 此外,大陸的經濟發展才是決定自由民主的方向,大陸還是必須打鐵還需自身硬,過去維穩有效果是因為大陸經濟好、成長快速,非靠著公權力介入;但如今,透過白紙運動可以清楚看出自由民主與經濟走上常軌,才是正辦,靠監控與維穩是無法化解危機。執政者都要謙卑聽取人民的聲音與意見,才是安邦養民之道。 Related Topics 劉性仁 文章導覽 < 台灣經濟應走全球化還是要走保護主義?中俄「海上聯合2022」演習劍指台灣? > You Might Also Like 正名聯合國2758號決議 美國麥卡鍚主義復活 美國盛世末日 蘇利文結束北京行 世局會變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