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久必合”的歷史因素

“ class=”panel-layout” >

符懋濂/新加坡學者

在世界許多大國中,中國是個唯一“分久必合”的國家。其主要原因有歷史的、地理的、文化的、民族的多種。

單就歷史背景而論,秦帝國是經過春秋戰國時代數百年兼併戰爭而形成的,再經過漢帝國四百年的統治,為日後歷代帝國的統一奠定了穩固的政治基礎。其中包括建立為帝國統治服務的中央集權體制,以及把儒家思想列為治國之道。

早在秦漢時代,中國已經是個中央集權、主權完整、領土統一的“民族國家”(Nation-State),我們所稱的“漢族”、“漢人”、“漢語”、“漢字”都和漢帝國有關。可見西方歷史所謂的民族主義(Nationalism),早已在漢代萌芽生長。

像漢帝國這種類型國家(即“民族國家”)在歐洲出現,如葡萄牙王國、西班牙王國,比在中國晚了大約一千五百年,所以歐洲不具備“分久又合”的這個歷史條件,西羅馬帝國覆亡後再也無法重建。

秦漢帝國中央政府或朝廷不但已能有效地統治全國土地和人口,而且從此之後,帝國統一成了歷史之“常”(政治常態),一直居於歷史主流地位;帝國分裂則屬於歷史之“變”(反常狀態),即便出現最終也得讓位給帝國統一。

自秦漢以後的政治分裂,大多數和西、北少數民族進入中原有關,其中如魏晉南北朝的“五胡亂華”,就是很好的例子。但是,這些所謂的“五胡”(匈奴、鮮卑、羯、氐、羌)在入主中原之後,往往主動接受較高水準的漢族文化。例如:北魏孝文帝(鮮卑族)所推行的漢化改革政策與措施,包括遷都洛陽,使用漢語,改用漢姓,推崇儒學,胡漢通婚等等,最終不僅使到北魏的鮮卑族完全漢化,而且加速了北朝其他少數民族的漢化進程。清朝二百多年的長期統治,也產生了類似的作用。

總之,各少數民族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大熔爐中不斷漢化,不論是被動或主動,都足以緩和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使到離心力逐漸減弱,親和

力逐漸增強,對於中華帝國的“分久又合”起著一定的正面作用。少數民族漢化的另一結果,是在漢族的遺傳基因裡注入新的血緣因數,對漢族的擴大與發展十分有利,而少數民族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卻日漸減少,有些甚至完全消失。如今,中國總人口超過十四億,漢族占了90%以上,而五十五個少數民族僅占不到10%,其中絕大部分已經“漢化”。

面對這一客觀存在,有些中外學者竟然認為,中國不是“民族國家”,而是“文明型國家”。我決不敢苟同,因為二者並非對立的範疇或概念。我堅決認為,自秦統一中國以來,中國就是政治統一的民族國家,也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國家!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