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世界公民日暨國際良心日

文-張家麟 / 真理大學教授

有多少宗教情懷?
從以民為本.良心行政.法稅改革談太極門案
一今天(4/1)欣逢「世界公民日」,太極門用「以民為本.良心行政.法稅改革」為主題,頗有現實期盻,也深具宗教情感的涵意。

在此,先談「以民為本」的宗教哲學。

它本來是優質的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宗旨,也是各類以人民為中心統治模式。它以人民利益為依歸,完全異於以維繫政權為目的之統治方式。

此語出自儒教對君主政治的論辯。如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言「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曠也」。也偶爾被近代、現代中外民主政治領袖引用。

近代美國林肯總統解放黑奴戰爭,提出類似的主張。聯邦政府應該是「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的政權。

國父孫中山將之借用,翻譯成「民有、民治、民享」,用來解釋《三民主義》,民族主義以民有、民權主義以民治、民生主義以民享為核心價值。並將之列在ROC憲法前言。形同中華民國立國的基本精神是「以民為本」,是「天下為公」的民主共和國體。

次言「良心行政」與「良心」、「天良」的宗教情感關係。

事實上,「良心」(conscience)在個人,即為「善人之心」;在老天而言,即為「天良」、「天道」。對此宗教道德,中外皆有。老中或老台常指責歹人、壞政府,說他們的行為、施政「沒天良」。老外則指稱政府罔顧人權時,人民可以“appeal to heaven",向老天爺控訴,請祂主持公理正義。

至於「老天爺的良心」,又是指「天道」;儒、道兩教皆稱之為「利他」、「利益萬物、蒼生」之理。

老子稱它:「天之道,利而不害」。是指天生萬物,利益眾生,卻不向萬物、人類邀功。孔子稱它:「無為而物成,已成而明之」。是指天孕育萬物,天之理在其中。而且,「天無私覆」,天理即是其「無私」之理。

它是指普遍性的「奉獻」、「利人」之心,即是「天之良心」。因此,不只是被統治階級的公民,要法「天之良心」;統治階級的政府官員,身在公門好修行,也要學「天之良心」。

反觀台灣政府的具體施政中,有多少違背「良心行政」之舉?

三言「法稅改革」中,隱藏「去貪念」的宗教觀。

現在,台灣諸多錯誤課稅案件,從2001年的190萬件,到2020年已達1431萬件。「檢舉獎金」制度似乎是始作俑者。它助長法稅官員的「貪念」,讓他們淪入「喪盡天良」的因果循環。

太極門案即是在此結構下的一個個案。

對太極門的朋友來說,政府對待太極門,似乎離良心行政很遠、很遠。從民國81年的課稅錯案、假案後,歷經30年,至今仍未平反。形同政府稅法機關「沒有天良」的「檢舉獎金」行政制度,餵飽「貪得無厭」的官僚。

只是它經由本教派領袖洪道子博士帶領數萬門徒,用「堅忍不拔」之精神,作「道德良心」的呼籲,以「長期、合法、溫和」的抗爭。而使本案成為國內外、全球,最矚目的一項宗教人權迫害案件。世人也得以見證,太極門上上下下的崇高宗教道德情懷。

由此,綜看中華民國政府「藍綠政權」的稅制、稅官不當作為,讓人特別懷念一則稅官的神話。

周朝時期的總稅官-張福德,他永遠以人民為本,稟持良心課稅。當窮苦百姓積欠稅金,他調查屬實後,皆可緩徵。他的行徑,完全異於後來窮兇惡極的總稅官。

百姓比較前後任稅官,高度認同張福德。認為祂是具「天良」之神。在他死後,封祂為「福德正神-土地公」。雖然,這是一神話;但是,台灣百姓至今仍然敬拜祂,奉祂為排行榜第一名的寺廟主神。

今年的「世界公民日」,讓我們得以重新審思「以民為本.良心行政.法稅改革」這項主題。可以肯定的是:

1.「以民為本」的政府治理,即是良善政權,是以人民為利益,以人民為導向,作為政府施政的方針。

2.「良心行政」的官僚,即是以「良心」、「天道」、「天良」的無私之心,作為法稅官員執法的依據。

3.「法稅改革」,就應從去除「檢舉獎金」制度作起。法稅執行官員應效法土地神張福德總稅官,苦民所苦,拒絕不當獎金制度,避免腐蝕人心,助長「貪念」。

讓台灣人民、官僚,不只是當一個稱職的台灣公民或官員;也要作一個「有良心、利他、無私、去贪念」,具優質宗教情懷的世界公民。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