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面對少子化的另類思考
作者-林際健 /民權時報主筆
內政部10日公佈台灣地區最新人口統計數據,2021年台灣地區人口總數為2337萬5314人,其中全年死亡人數為18萬5922人,出生人數為15萬3820人。數據顯示,台灣地區除了連續2年呈現人口負增長外, 2021年的出生人數繼2020年全年死亡人數為17萬3156人,出生人數為16萬5249人後又創歷史新低,台灣地區人口負成長趨勢已難改變。
近年來政府出台了各種鼓勵養兒育女的政策,包含了育兒津貼、育嬰假等等,似乎擋不住年輕人對生兒育女的恐懼。政府也應正視為何大家會無視政府鼓勵政策,為何優惠政策雖極受歡迎,還是無法扭轉趨勢。其實從家庭狀況來看,結婚年齡向後延遲跟母親教育程度有關,相對家庭經濟能力也是正相關的。講明白一點,就是家庭經濟能力較好相對來講母親教育水準也較高,這樣的家庭對生第二胎是相對有意願的。另外就是初入社會的母親對現實社會尚無概念的家庭出生率較高。不管如何都拉不高整體出生率。對未來生活期望失去了信心,這才是少子化的真正原因。在民國六十五年到七十五年台灣經濟開始起飛,銀行利息雖高,購屋貸款負擔比例就可以在三分之一的收入下很快的降到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因為可預期的收入從四千元提升到一萬五,大家都會算,生活品質就會有很大提升空間。
如何改善產業環境提升薪資條件提升幸福感是政府應好好思考的問題,台灣好的經貿表現以及GDP的提升固然可喜,可是從稅收看免稅戶是年年增加的,這表示所得分佈長尾化是嚴重的。今年RCEP啟動更使得台灣經貿戰略捨中求美將使得產業結構必須加速調整,將ICT以外產業如何升級及政府認真重新投資「台灣工研院」不要30年前100億/年退縮到現在不到90億/年,工研院科技專案少了自然無法支應中小企業工業技術引進需求。從納稅統計可以發現廣大的勞工是低收入的,高科技高所得員工就那麼幾十萬人,而大部份勞工對生活住房等感到壓力。再者,對未來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性也感到憂心。
當然,要讓大家生小孩無後顧之憂,就是要打造一個讓大家感覺對未來能有期待的社會,至少也要讓當下的年輕人對生活壓力能疏解,對未來的生活品質能有保障的社會。尤其是台灣GDP成長雖夠,但分配不均,對大部份人的收入嚴重低下,甚至有不安全的感覺,這就要政府來改善。台灣長期處於內耗狀態,同時也因為長期「恐共」設下各種投資障礙,使得台灣經濟雖位於世界市場之旁,卻有點隔閡。如能換個思維,以經營地緣政治來面對大陸、韓國與日本,台灣應可追上新加坡、香港。
以台灣已進入高消費社會,另外一個思考,就是把重心從鼓勵「生育」改向提升「人口品質」,除了讓老人健康的活著還要讓年輕人受到良好教育,讓「創新」來提升台灣的生產力,活化台灣的人力資源。當台灣生產力提升後自然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年輕人的生活品質提升了,自然的也孕育了高品質的子女,不見得人口要多,人口品質要優才是重要!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