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2021-12-13 書院如何講學? 文-龔鵬程【當代著名學者及思想家】 從小到大,我們上課、聽演講,經驗可太多了,誰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若今天是個傳統書院的講會,那又會怎麼樣呢? 一、書院講會的具體運作方式 以明末劉宗周《證人社會儀》為例。講會皆有一位司會,也就是主持人(日本至今仍保持著這個稱呼)。司會宣佈講會開始以後,敲雲板;雲板三聲之後,司贊,也就是司儀,命童子歌詩。歌詩畢,再傳雲板三聲,主講人才開講。 在主講人和聽眾之間,還要虛設兩席,虛位以侍。幹什麼?一位元叫秉筆者,也就是記錄;此外一位是講友。講友是來討論的。此外尚須“另設一案於堂中,以待質疑者”,要專設一位質疑者。 講友和質疑者,在講的過程中會不斷提問,或講畢代表聽眾來質疑,跟主講人展開討論。 這是明代的情況,起碼是浙江流行的方式。王陽明在紹興蕺山書院就是這樣,他的後學便也都維持了這樣的制度,且會詳細寫在書院的會約、會儀裡。 所謂會約,就是書院的規矩,告訴你講會該怎麼辦,有哪些儀程、要如何進行等等。我剛剛說的制度,就見於證人書院的會約。 會約規定的,不止是講會如何進行,還有許多。如現在辦活動,門口不是也常有簽到簿嗎?簽到簿,那時叫做會約簿。前面常有一段引言,很正式的一篇古文或駢文。我們現在也常有簽到簿,但都沒有引言。這引言是說明這次是什麼會、有何意義、有哪些規矩、會是怎麼辦的等等,其實甚為重要,我們現在皆是因陋就簡。 還有,大家來參加講會,但經費誰出呢?有些書院會自己出,有些則是參加的人繳費。證人書院就說要繳費,然只需交一錢以上、三錢以下。意思是說要繳費,但不要你繳多。 講會通常是早上七點鐘到十一點。十一點結束以後,就該吃午飯了。那午餐又怎麼辦呢?通常是四人一桌,菜兩葷兩素。若講會延續到晚上,那就葷素六色、酒數行。山長、地方官或比較尊貴的客人則“倍之”,更豐盛些。不像今天我們這樣不管飯。 從這個具體的情況來看,我們就會發現傳統書院有很多特點。 二、儀式性與契約精神 一是講會有高度的儀式性。不是一上來就開始演講,演講前要焚香、要擊雲板、要歌詩。歌詩非常重要,因為儒家的教育要“興於詩、立于禮、成于樂”。禮,除了剛才說的以外,還有祭祀。每次講會前,司會都要先到孔子像前上香。上香後才開始主持講會。所有這一切,都顯示了講會的儀式性。 其次該注意的是會約。 許多人都知道或讀過《白鹿洞規約》一類文獻,但那只是大的、方向性地指明。每個書院在具體運營過程中,其實還有非常多、非常細的規範,包括怎樣吃飯、怎麼繳費、每個月聚幾次,是朔望集,還是每個月初三、初七聚會?每個聚會多少小時等等。這些規定必須非常細,否則群體生活便難以進行。 現代人講中國古代社會,常有個誤會,說西方人才有契約精神、才有社團契約;中國只講禮,只是宗族禮法型的有機社會,不是機械的社區社團組織,沒有契約精神,所以法治不彰等等。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的。講這話的的先生們,從費孝通以降,都不懂中國的社、團、行、會。 古代社團規章制度,自漢魏以來就非常完備了。書院的典章制度更是細密,這是它的第二個特點。 其中有許多生活性的規定,包括吃飯、喝茶。例如講會開始之前總會有來賓先到,到了以後幹嘛呢?閑晃?瞎扯?當然是先喝喝茶,以後再進行正式的講會。 傳統上書院都提供茶水,甚且供飯。固然有些書院要收會費,但也有不收的。如泰州學派的王艮(心齋),講課時就有個樵夫常來聽。他叫朱恕,後來也成了有名的學者。他每天砍柴都路過王心齋的書院。有次,聽了入神,以後就每天來聽,餓了、渴了就在書院裡吃,後來即拜王艮為師。這類例子並不少見。 這些會約、規約、規則、會儀文獻很多,只是今人不甚注意而已。每個書院的特色,從精神上理論上,可能還不太能分辨出來;但只要看看這些規約,立刻就能發現每個書院都是不一樣的,各自形成不同的風格和教學體系。 三、辯論求真的精神 我剛剛的介紹中有個細節,各位一定也注意到了:演講時要留一個位子給質疑者。 書院精神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質疑、問難、辯論之精神。這是書院的精神特點,但不是書院的創造。這是中國學術上本來有的傳統,書院不過繼承和發揚了它而已。 那麼,這個傳統從哪來?從漢代的講經來! 當然先秦諸子不用說了,各家各派都在相互辯論。儒家的師弟之間也是互相辯論的,各位讀《論語》《孟子》等都能看到。但漢人講經學時,把這種辯論的精神制度化了,剛剛說演講時規定要安排一位質疑者,就是要把這種精神用制度穩定下來。而這個制度是從漢代來的。 大家都知道漢代經學有師法、有家法。看來學派的師承傳統極其嚴格,今文家,就只講今文家的道理,決不會跟古文家混。今文家中又有不同的師法。比如同樣講今文《尚書》,還要分是歐陽《尚書》還是夏候《尚書》呢!這讓我們感覺門戶森嚴,師法很緊。但當時在老師講經時,會制度性地安排一個人,叫做“都講”。類似助教。學問也非常好,其職務就是協助主講。各位知道“都”字在漢字中即是主持之意。故他也負責講,但他主要做什麼呢? 我們平時講課,學生心中都有疑問,因聽講的過程中還不是很熟悉老師的思路, 或不熟悉老師所講的經典,所以聽不明白。想問,卻又擔心問題是不是太幼稚了,問了以後別的同學會不會笑話我;不斷的問,同學會不會嫌我煩,覺得我浪費大家的時間等等。所以就都不敢問。 針對這種現象,當時遂專設一人負責提問。“春王正月,大一統也”,老師剛解釋經文為什會這樣寫,都講就追問什麼叫“元”?什麼叫“正月”?什麼叫“大一統”?一統就一統,為什麼“大”等等,不斷追問之。這就構成了漢代講經的特點。像《公羊傳》徐彥的疏,翻開第一句“春王正月,大一統也”,底下就可看到它連續發了十幾二十問。 這個傳統在南北朝期間又擴大了。皇帝也常出來講經,由大臣問難。漢魏南北朝有個流行的文體就叫做“難”。難是動詞,以難倒別人為宗旨。有句成語叫“執經問難”,就是拿著經典和老師講:剛剛講錯了吧?或這兒沒講清楚,沒聽出它是什麼意思。經典中疑難的地方都要去質問,所以後來就形成難這種文體,如東方朔的《答客難》等等。難,這種論辯式的文體,是從經學中發展出來的,形成一種辯論的風氣。這種風氣在南北朝更是發揚光大,各位去讀《昭明文選》就可以知道,“難”也被列為一體,有很多著名的互相詰難,成為名作,一直發展到隋唐。 我的碩士論文是研究唐代孔穎達的《周易正義》。孔穎達就很有趣,他年輕時去聽人家講經,執經問難,不斷追問,結果讓主講者下不了臺,把人家問倒了。以致主講人竟派刺客去殺他,他躲進大臣楊玄感家裡才沒被殺。可見當時問難十分激烈。 後來更予擴大。每年祭孔的釋奠禮。祭祀(唐代的先聖是孔子,先師是顏回。有的時候還祭周公)後,典禮並沒結束,還要由皇太子或者是皇帝自己主持大型的講論,由五經博士等最有名望的儒家大師出來講。侍講、侍讀講畢,質疑者進而問難,再由皇太子或者皇帝主持吃一頓飯。席間,學士歌詩、作詩,最後才結束。 這是南北朝到唐代的制度。以後又擴大。自武德年間開始,光講儒家還不行。祭孔後,把儒、道、佛三教名家全找來,舉辦“三教講論”,讓三教相互攻難。這是正式的禮典,每年都要舉辦。 到了宋代,這風氣當然在書院中也得到了體現。所以書院會講在制度上才會設一名質疑者,目的就是專門找你碴,用跟你相反的道理和你辯論,以追求真理。 像朱熹辦白鹿洞書院時,他就請陸象山去講。各位都知道書院是要有宗旨的,每個書院,即代表一個學派或一位大師在此講那一派的學問。朱熹辦白鹿洞書院,亦是要講明他這一路的學問。而朱熹已經和陸象山辯過了,鵝湖之會,他已非常清楚象山乃他最大的論敵。但他竟特意請象山到白鹿洞書院來講課。象山也做了很好的準備,那天講的是“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這一章。講得極好,舉座動容!朱熹自己也在下面聽,非常感動,所以他還請象山把講義留下來,刻在白鹿洞書院裡。 朱熹自己也一樣。例如岳麓書院為什麼有名呢?就是因為朱熹跑去那裡跟張南軒反覆辯論,他最重要的“中和新說”即形成於此。什麼叫“參究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但人活著就有喜怒哀樂,你怎麼能回到這喜怒哀樂未發的境地呢?對於此一難題,朱熹前後思想上是不一致的。所以跟張南軒反覆討論,南軒的思想發生了變化,朱熹也有變化,兩人都受益,成為理學發展史上的大事。 諸如此類故事,均可見不同思想的交鋒、辯論,在書院中是十分常見的。 當時禪林間也有這樣的風氣。因為禪宗本來就是在中國社會中形成的,吸收了這種風氣。有開講、有小參、有大參、還有晚參。小參是隨機開講,晚參是晚上開講。聽者除了在講堂上質疑之外,還可到住持的住處去質疑問難,這跟書院是非常類似的。 四、講學的傳統 書院是要講學的,講會只是其中一環。我們現在這樣說,你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你要知道“書院是講學的”這句話本身就很特別。為什麼?因為傳統的學校是不講學的! 古代學校就跟我們現在的小學、中學一樣。它們講學嗎?只有考試啊!讓學生反復練習要考試的內容,反復背誦、反復記憶、反復做習題,然後周考、月考、期考,慢慢讓你學到一套答題的技巧、應答的本領。因為它們不講學,故不需要談什麼宗旨講什麼學問;書院卻要講學,所以跟學校迥異。 除了剛剛說的講會之外,山長就要講課。這跟講會不太一樣,主要是本門內部的講習,講自己的學問。 學派內部也有很多爭論,並不因是山長講學,其質疑和辯論就少了。像朱子學派在南宋時期有個後學叫王柏,在“詩經學”上很有建樹。民國初年,疑古派就經常談到他的《詩疑》。王柏是何基的學生,何基文集三十卷,裡面居然有十八卷都是跟他這學生的往復辯論,有時一件事兩人來往信函辯論可達到十幾通。這不是很有趣嗎? 可見學派內的辯論甚是激烈。所謂“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考”即是靠這種有制度化保障的書院精神來發展的,不似現在僅成一句空話。 朱子後學黃東發,則常參加別的學派的辯論。這些不同學派之間的辯論,因為已成為風氣了,有時還會發生一些趣事。 如明代的湛若水,跟陽明很熟,學術宗旨比較接近,但也微有異同。他非常喜歡辯論,到了人家都怕了的地步。九十歲時到江西,陽明的學生鄒東廓,正在江西吉安安福辦書院,還告誡弟子說:湛老先生來了,他好論辯,你們不要與他輕啟論端! 其實湛若水是非常有趣的學者,在廣東辦書院時,門下有一百零二歲的、八十多歲的、九十多歲的,都來聽課。他九十多歲了還到處和別人辯論,因為已養成習慣了。 五、自學成材的模式 所以這就代表了書院的精神。我剛剛講了它的儀式性、質疑辯難的風氣等等,底下就要介紹山長的主講。 其實山長主講並不常有,跟我們現在大學每個禮拜老師都要講課不同。書院山長大概一兩個月講一次,平常並不講,那麼平常書院的精神是什麼呢?是自學!就是你自己學習。 書院有個方向,告訴學生應該遵從什,有個精神上的導引,這些都由山長提點,而其他皆靠學者自學。有時學生程度太差了(入學時因為“有教無類”嘛,什麼樣的學生都有),山長會讓入門較早的學長先帶他。如陸象山通常會讓學生鄒約去帶新生學禮。平常我們都以為陽明、象山都只講本心良知。其實不然。他們其實甚重禮學,故先帶他們學禮,其後老師再教。 象山在應天山書院時,建了個講堂,而他自己住在另一處,叫“方丈”。每次開講,都從方丈坐著轎子到講堂,來時擊鼓為號。學生聽到鼓聲就聚集了,講畢,他坐著轎子回到方丈,學生有什麼問題再到方丈去質疑問難,所以山長講學本身也有儀式性。不然為什麼要擊鼓、坐轎子? 老師講課通常會有講義,因為他不是經常講,講通常是一個專題。比如說陽明在蕺山書院講《大學》,就只講“萬物與我同體”這一專題。這就會有一篇講稿叫講義,如陸象山在白鹿洞講“君子喻于義,小從喻於利”那樣。講完後,質疑問難的記錄則是語錄。 我剛剛已說了,每次講會都會有記錄,山長在書院裡與學生問答,也都有人記錄,所以你去看朱熹的《語類》,非常繁複。 要看這些語錄你才能明白這些老師有多麼了不起。因為學生隨時問,問題千奇百怪,老師隨時作答,倉促間既不能查考文獻、也無暇思考。因當時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非常緊密,學生隨時請教,老師也義理精熟,故能如此。 語錄比較龐雜,講義就較明確,主要是專題。其過程也不像我們現在在大學裡教書這樣,他們只是指點性的。像陽明講《大學》只講其中一句,你由此去想,整本書就能夠掌握了,不必從頭到尾把《大學》一章一句地串講一遍。 從頭到尾串講下去,是小學或蒙學才做的事,不是大學之道。現在大學便是從頭到尾講、一章一句串講。 書院教學法是啟發式的,辯論、啟發、指點而已。山長亦不常講,學生基本上只是自學。自己學、自己下功夫,學到某個地步,老師才給個指引或做個印證。這才是書院教學的方式。 六、書院還要對外宣講 書院對外另有宣講,屬於社會性的講學。有時即在書院講,但聽眾不只是書院原有的師生,還有外面社會上的人士。 書院,你不能把它想像成我們現在的學校,是封閉式的。不!書院在山林之中或建在城市中,雖總有個規模,但其本質是社會性的,所以它的講學是開放的,面對整個社會,有點像西方的傳教士宣教。 這種講,和講會或山長的主講又不一樣,連說話方法都不相同。像陽明就教學生說:你們講學,都拿著個聖人去和別人講,別人看見聖人來了,都嚇得跑了;所以你要像觀世音渡化老百姓一樣,要跟老百姓是一樣的,用一套愚夫愚婦的語言態度,人家才聽得進去。其後學顏山農,講什麼是良知時,甚至會在地上打滾,說看我“現成良知”。 這種面對社會的講學,旨在教化,目的是要讓社會風俗更為淳美。 古代書院的山長們在這方面頗有表現,有很多故事。如清代詩人施閏章(愚山)主持一個書院,有天來了兩兄弟,寫了狀子到書院告狀,要爭祖產。愚山說:我這裡是書院,是講學的地方,不是衙門;你們要告狀,需到衙門去。但既然來了,那我們也不妨聊聊。就讓兩兄弟坐下來,跟他們談兄弟友愛之道,結果講得這兩兄弟相擁痛哭,當場就把狀子燒了回家去。 這些書院的山長啊,不是只有我們現在大學教授的這點本領!我們都是概念性的術語、抽象化的學問,一般老百姓是聽不懂的。但中國書院講學至少有兩套語言,一套是書院內部的,像《朱子語類》這種說理、論辯式的語言,還有一種是教化世俗的,像泰州學派這些。 他們為什麼能在社會上產生很大的作用呢?就是因為書院面對社會公眾時,有一套愚夫愚婦的語言體系,能產生非常大的作用。這是另一個特點。 此外就是隨機講學。隨機講學就更多了,也很有意思。它不像上面介紹的講會有充分的儀式性,有規矩。例如陽明到滁州,各位都讀過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醉翁亭旁邊有個湖,還有釀泉可以制酒,晚上陽明和學生就在那邊論學、唱歌、聊天,歌聲震動山谷。 這類故事很多,故陽明的年譜說:“先生點化同志,多得之于登遊山水間也”。此即隨機講學,通常是帶著學生到山林去遊玩。為什麼後人常說王學有狂者氣象呢?就從這方面來,有孔子“吾與點也”那種暮春三月歌詩的味道。 像嘉靖三年在天泉橋大會弟子,著名的“天泉證道”就發生在那時。有記載說當時“酒半酣,歌聲漸動,久之,或投壺、或擊鼓、或泛舟”。大家可以想像其氣味!《朱子語類》中也有類似的情況。 當年清華大學辦國學院時,有天梁啟超把學生都帶到中山公園去玩,提醒學生說:我們現在辦國學院,要恢復的是中國書院傳統,而書院教育不是只有在課堂上,更重要的是師友講習。他講的,就是這種優遊講習的方式,可見書院這種傳統對後世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現在的大學,通常下了課,老師和學生就沒什麼來往;同時你也不太可能帶著學生出去玩,在山水之間講學。……總之,嗚呼! Related Topics 龔鵬程 文章導覽 < 千萬不要忽略了這件事-俄羅斯的保守主義轉向我在尼加拉瓜外交失利的各項因素與檢討應變措施。 > You Might Also Like 誰是孫悟空? 2024年兩岸融合發展交流營京津分營暨第十屆京台文化研習營開營 中國的王道與西方的霸道:兩千多年前中、西兩場戰爭的不同影響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