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

文-王啓明

去年之前數次到江蘇,得知近年來江蘇有十三太保之稱,此乃這些市(府)發展得太好,引起其他省眼紅,久居也略所有感。

孫中山沒搞實業計畫建設連雲港時,此地的特產是土匪,就是捻匪的故鄉,所以沒啥文化,開港之後隴海線通了,於是開始有錢了。連雲港就是屬於爆發戶的家鄉,口袋錢多了,但是沒啥飲食文化,北京涮羊肉到此之後,蛻變成搭配海鮮,雖說魚加肉是鮮,但是吃起來感覺是大雜燴,其他外來美食多少有點變,煎餅才是當地特色食物,後來到了徐州、南京之後,才感覺有千年文化底蘊的都市,吃喝才算的上檔次。

連雲港的特色食物煎餅的創製年代難以考證,但「煎餅」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東晉王嘉《拾遺記》:「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以紅絲縷系煎餅置屋頂,謂之補天漏。相傳女媧以是日補天地也。」

山東除膠東以外的地區普遍食用煎餅。在泰安、臨沂一帶,因為過去細糧產量小,一直以煎餅為主食。改革開放後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在山東各地城市中,米飯和饅頭已取代煎餅成為主食。蘇北的徐州、連雲港、宿遷等地區也以煎餅為主食。河北、東北等地也食用煎餅,特別是東北的東邊道(從大連向北的丹東、通化、白山市、撫松、牡丹江市、一直到饒河),人口為「闖關東」的山東移民後裔為主,在方言與飲食習慣上都很大程度保留了山東特色。此外,福建泉州也食用煎餅,以及大陸的客家人也食用煎餅。

十多年前在泰山山頂看到賣煎餅的攤子,正好停下休息兼觀賞煎餅製作,山東老鄉喜歡在餅上面攤個雞蛋,塗上醬料之後夾個大蔥吃起來,尤其看到煎煮的鐵盤還能旋轉,一直看了半小時。後來在廈門大學開會時,晚上無聊於是一個人逛夜市,竟然看到賣煎餅的攤子,當下就很好奇,上前買了一個,順便用閩南語問攤商為何此地有賣北方的小吃?攤商說他是泉州人,泉州人也吃煎餅。買完煎餅之後,我拎著搭公車回廈門大學,一上車所有的人都在看我,實在是煎餅太香了,回到房間後,喝啤酒配煎餅讓人爽上天。

煎餅,是中國傳統食品之一,用調成糊狀的雜麵攤烙而成,各地做法、食法略有變化。煎餅多由粗糧(雜糧)製作,營養價值高。煎餅疏鬆多孔,可厚(疊層)可薄,便於與其他食品搭配,可在不同場合食用。山東、蘇北食用的煎餅不同於天津的煎餅餜子。

煎餅餜子,常作「煎餅果子」,又稱天津煎餅,是天津的風味小吃。煎餅果子以綠豆麵為主的雜糧麵糊攤製的薄餅、於餅上打入雞蛋攤開、塗抹甜麵醬、醬豆腐、辣椒等醬料後,捲起再裹入油條(又稱餜子)、果篦(薄片狀餜子),特點是煎餅柔軟而清香,餜子油潤而略咸,餜箅脆香,在天津地區最初作為夜宵,但現在主要作為早餐食用,是天津市備受歡迎的風味小吃,由於太好吃了,十多年前就風行全大陸,台灣的街頭在前年也出現煎餅果子攤子。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