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出訪邦交國受挫

晏揚清 本報主筆

    近日賴清德的處境可謂是內外交逼,先是在內有七月二十六日在立法委員「大罷免」中,民進黨「大失敗」。在外,則賴清德原規劃於八月上旬至中旬期間將訪問中南美洲邦交國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等,並在美國紐約、達拉斯過境,但被美國拒絕,使其出訪受挫。

    七月十五日外媒即報導,巴拉圭總統貝尼亞(Santiago Pena)在參加一場投資論壇時提及賴清德將在30天內訪問巴國,同時強調,巴拉圭將全力以赴,捍衛兩國68年的邦交。他提到台灣在投資巴國方面一直「非常慷慨」,巴拉圭希望與台灣發展「更高層次的合作關係」。而在此說法傳出當時,我們的外交部長林佳龍正恰恰在巴拉圭訪問。所以,賴清德出訪中南美友邦,的確是板釘釘的事。

    然而七月二十八日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在接受媒體詢問時表示,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美台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因素,「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顯然,本來賴清德規劃的出訪友邦行程受到了阻礙,並不是如發言人所說的這麼單純。根據外國媒體報導,因為美國的川普政府不同意賴清德想要的過境紐約,根據多家媒體引述知情人士,因為目前川普政府正緊鑼密鼓地在與中國談判關稅的問題,川普政府基於避免激怒中國與保護中美貿易談判進程,所以拒絕讓賴清德過境的要求,為此總統府才決定取消出訪計畫。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的邦交國集中在南太平洋小島國,以及中南美洲,如果要去這些國家大多需要過境美國,自李登輝以來,歷任總統出訪邦交國,都須先跟美國談過境事宜,如過境地點、見何人、參加甚麼活動等等,這事已成慣例。而美國通常會考慮當下的美中台三方關係,當然都是從美國的利益出發,作為可否之依據。而台灣方面則會以過境地點、見了某某人、參加了甚麼活動,以此作為大內宣。因此,此次賴清德的出訪遭受挫折,恐怕是因美國在多方考慮之下,不准賴清德所規畫過境紐約之要求。

    許多觀察認為,目前由美國總統川普所發起的貿易戰,在主要國家及經濟體中美國正取得重大的成功,唯獨對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尚未完成,為免貿易談判受到影響;同時川普之前不斷放話要與習近平見面。因此,美國不同意賴清德的過境紐約,而賴清德則是在得知美方不允許其過境紐約後,才決定取消出訪行程。

    對此事件,我們認為:首先,外交非同兒戲,賴清德的正式出訪,一定經過許多的幕僚作業,而受訪邦交國也一定做了很多準備,如果只因為不能過境紐約,驟爾取消行程,對已經放話將全力以赴,並希望藉此此機會與台灣發展「更高層次的合作關係」的巴拉圭,真是情何以堪,其失望當然不言可喻。只是,如此失信於友邦,對已經少有的邦交國數,可能進一步減少,這對一向追求邦交國數的民進黨而言,無疑會造成打擊。

    其次,很明顯的,台灣的對外關係,除了必須討好美國,獲得美國的認可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必須回歸到兩岸關係,當兩岸關係好的時候,如馬英九時代,基本上出訪邦交國、過境美國,都不會有太多問題。當兩岸關係不好的時候,美國就會有所考慮,特別是如果還要挑起美國陪著反中,美國當然會不樂意了。

    賴清德愛台灣,但是看起來似乎是以小孩子的心態來愛台灣,完全不考慮外在因素,我們認為,如果不改變心態,這種愛將會適得其反。所謂愛之適所以害之,就是這樣的意思。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