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待遇與榮譽醒思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退伍軍人/本報主筆

近幾年平和的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執政當局居然把憲法下的對岸定義成「敵國」,同時也把沒邦交的美國奉為上賓。在美國軍方建議下,開始恢後兵役並延長役期,並同意美軍以各種名義進駐到各國安單位,協訓或指導。弄得兩岸劍拔弩張,好像又回到了四十幾年前軍事對峙的情景,但情況恐比四十年前更加不堪,因為台灣海峽治權已被出讓給中共了,國軍將面對更嚴肅的挑戰。

民進黨政府執政9年以來,忘了他們在野時如何批馬政府「賣台」,結果馬政府對台灣地區的治權維持完整,主權上對釣魚台及南海主權申張一點都不含糊,反而在蔡執政時期主權一味退縮,從未申張「中華民國」的主權。現在對兩岸關係不遵守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去落實,反而故意去製造兩岸關係的障礙,弄得軍人面對維護憲法保衛人民的天職產生疑惑,最明顯的反應是軍校招生嚴重不足!

日前賴總統抛出了優待軍人的提議,最被垢病的是搭飛機升等商務艙,內容恐怕不能提振軍人士氣,反而可能在民間受到更多的批評。軍人在台灣光復後一直都沒被民進黨或者黨外人士正面對待過,各種污辱與不屑無處不在。當然,軍人在民國60年以前待遇是特別的低,教師最高公務員次之,最低的是軍人,記得早期軍公教都有眷補費,每一眷屬50元/月,民國50年時看個病一次要60元,軍人如果結了婚有子女就靠眷補費50元以及實物配給大米、麵粉、油塩、碳火。買菜及衣服那就對不起囉!直到民國63年以後軍人待遇大幅調整,中士從700元起每年調1400、1700、1800到民國67年2400元,中尉3600元,開始與公務員平齊。

過去軍眷水電半價,軍人搭乘車船半價,慢慢地水電半價也限眷屬本身,如一戶內住有弟妹等非眷屬就按比例排除。到了民國八十年前,眷補費50元/人/月根本買包煙就沒了,就廢除了。

其實軍人尤其是職業軍人,大多是因為愛國心及榮譽心,當然也有因家貧才讀軍校。以前服勤加給很少,大家也都不會爭取。大家別忘了,軍人是沒有自由的,一天24小時隨時待命,沒加班費的。後來在民國84年後各種加給多了,尤其現在軍人留營率偏低,加給才多過警消。

在當前社會,待遇與榮譽是衡量人的高下,如果軍人待遇讓他花起錢來不用太計較,搭車船飛機他也買得起高等座位,相信不需要去擠到別人購買高等座位的權利。像飛官太太因為飛官待遇高在社會地位就是不會被看低,穿著用度也有一定品位,哪需要特別被貼了標籤。

當然更重要的是退伍後的待遇與尊重是否讓人無後顧之憂,這恐怕才是軍人是否願意奉獻青春的重要因素之一!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