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存底不宜拿來做主權基金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周年演說時,提到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投資平台,引爆外界討論。錢從哪來備受關注,財政部長莊翠雲21日指,財政部責無旁貸「籌措財源」。而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接受《中國時報》專訪罕見表態,不反對成立主權基金,但一定要立專法成立專責機構管理,且不能「無償撥用外匯存底」。

外匯存底據中央銀行發行新台幣準備金中,114年4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為5,828.32億美元,當然還有410,237公斤的黃金準備,其中九成左右的外匯存底是債券。另外4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臺幣存款餘額共折計7,219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24%。也就是說假如外資能完全賣出股債匯出的話,那中央銀行將沒有足夠的美元供兌換。雖然這種可能性趨近於零,但也可以告訴大家外匯存底不是國家財富,只是外資或民間有美元要在國內使用,透過央行換成新台幣,這一點每位國民必須要明白。

所以主權基金千萬不能打外匯存底的主意,央行代管的美元外匯必須隨時準備當美元有需要時要兌換給人家,不是國家財富。萬一哪一天台積電信心破防被外資賣光了,那外匯存底就可能歸零,不過那一天到來時台灣已亂成一團了!

整體勞動基金截至114年3月底止規模為7兆2,358億元。再加上公教基金約一兆台幣,要提出2千億美元充做主權基金應是沒問題的。所以外匯是代管別人的美元,萬一匯率變動及收益風險可能都是央行無法承受之重,必須穩健不能投機!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