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5-03-28 陸配亞亞事件突顯台灣地區法治問題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看到陸配亞亞被遣返大陸之後,從新聞曝光之情節,看到法治精神在此曝露了問題。政府執行法律、公務員依法行政是天經地義的,但所有情結都不能由公務人員自由心證,而是要經由法院判定。 行政部門發現人民觸犯法規,依法先以嫌疑犯處置,然後提交檢調偵察後提交法院判決訴訟及判決。像要指證人家犯了國安法或違反兩岸關係條例,違反國家法律那自然要由法院來判定是否違法,總不能由行政官僚說什麼就什麼。 我們是法治國家,執行國家法律必須嚴守法律的規範,不能搞個委員會或者依總統的命令就要代表司法來定人民或法人的罪行。除非國家進入戒嚴,一切法律問題可提升到依緊急命令也要由軍法速審速決。除非陣前違犯軍令,刻不容緩由上官執行軍法,有所謂先斬後奏一說。 我們跟中共政權唯一不同是從兩蔣時代就尊重言論自由,在戒嚴時期也是依法從事,所謂的「黨外」到組「民進黨」都是兩蔣時代的產物,都證明當時對違反國家政策「反台獨」的寬容。到現在我們的憲法仍是一中憲法,兩岸關係條例仍是規範兩岸同時中國人,何況兩岸的分隔分治都是八十年前的內戰造成的,而且從金門823砲戰後兩岸的軍事對峙才開始緩和,但法理上仍處於交戰狀態,只是在蔣經國總統開始解除戒嚴,降低了兩岸敵對狀況。到了李登輝總統時定了「國家統一綱領」並制定了兩岸關係條例,讓兩岸人民走上了交流互訪。到了馬英九總統任內更開放了兩岸直航方便了人民來往經商旅遊探親等事宜,也曾讓台灣觀光倍增成了事實。 兩岸分治是事實但兩岸都宣稱擁有全中國的主權這也是事實,基於聯合國2758號決議是針對中國代表權的判決。在1971年以前我們代表全中國,所有海外二千萬華僑都心向台北的祖國。但1971年後日本、法國、英國先後都承認了對岸與我斷交,直到1978年美國承認了對岸與我斷交,這雖是最黑暗的時刻卻也是兩岸開始和緩的開始。 近來美國開始對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開始壓制,當然也會影響兩岸關係的正常發展。美國拉幫結派,拉著日本、加拿大、澳洲、遠至英、法、德等來大陸沿海鬧事,侵犯我主權。菲律賓在1970年趁機偷竊我南海中業島,又因美國阻止才被侵佔至今。現在的烏克蘭正被美俄瓜分中,我政府應提高警覺,做美國朋友很危險的。 未來兩岸關係在憲法未改變下,執政者應遵守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保障人民生命財產與言論自由,才能彰顯在兩岸比較下制度的優越性。兩岸的競爭應是制度之爭,望政府上下拿出自信心,好好守護人民權益為是! Related Topics 林際健 文章導覽 < 台灣人對兩岸情勢的新思維 You Might Also Like 烏克蘭的命運太慘了! 大選後美國庶民的平常生活 氫能源車會是智商稅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