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假面與真容

作者-龔鵬程

中國音樂,特點是人的發展或延伸。心志的表現、言語的擴張,而以聲律申揚之。故《史記·五帝本紀》說:“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樂器是配合這個“神人以和”的目標而出現的。其器可概括為八:金(鐘、鎛、鐃)、石(磬)、絲(琴、瑟)、竹(簫、箎)、匏(笙、竽)、土(塤、缶)、革(鞀、雷鼓)、木(柷、敔)八類。

一、器樂之變

但這只是傳統的概括,所謂八音,各地多有不同。

如山西五臺山一帶的八音會,有管子、嗩呐、海笛、笙、梅笛、簫、堂鼓、小鼓、大鑔、小鑔、大鑼、雲鑼等。

廣西壯族的隆林八音是:橫簫(笛子)一對,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鑼、鼓、鈸各一副。南寧市邕寧壯族八音,則由大嗩呐、小嗩呐、五孔笛、鑼、鼓、鈸、壯族樂鼓等組成。

海南八音源於潮州,是弦(二胡、椰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呐)、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

彝族八音用二胡、環簫(無膜笛)各一對,以及牛角胡、五鍟(小鑼)、鼓、鈸等。

仡佬族八音又名八仙,用二胡、橫簫(笛)各一對和五鍟、鑼、鼓、鈸等。……

這可說是地域性或涉及少數民族的差異,此外就還有時代差異。莫說時代不同會出現新樂器,就是同一種樂器,也會有變化。

以鋼琴為例。

西方音樂進化甚晚,十八世紀鋼琴才發明。用銅絲或鐵絲,但抗拉性差,音準也不太穩定。19世紀中期改用特種鋼絲才能登上歷史舞臺。但這還不行,將近二十世紀了,1882年德國做出Roslou琴弦,才廣為大眾使用。後來低音區的弦還要纏上銅絲,從54個音符,拓展成了今天的88個音符。

現在很多吉他的低音弦遂也纏上了銅絲。

二、古意淪亡

中國的琴,以古琴為代表,發明少說也有四千年。形制雖多變化,但弦都用蠶絲,是八音中“絲”的代表。

直到1940年代,琴沒人彈了,弦當然也就沒人會做。據吳景略先生說,因戰亂,“制弦人不知去向,操縵家憂之。余乃商于弦工方君裕庭,出各種舊弦,細為分析,再參考前人的記載之方法,精密研究,歷時三年,經數百次之試驗始獲相當成績。庶幾北宋李氏之弦複見於今日”。琴弦終於由吳景略和蘇州制弦師方裕庭他們恢復了。

這樣,到1966年文革開始,古琴又式微了。文革後,想要恢復琴學,制弦人早已斷代。

吳先生乃再度與弦工合作,研製出今日琴人所彈的鋼絲纏尼龍絲之弦。

這事,很難評價。有人驚疑、傷心,認為古琴數千年之傳統,終是斷了。絲音已緲,聽到的這個大師那個大師、這個派那個派,都是跟古箏、琵琶同樣的當當當,一片金戈鐵馬。講什麼古琴美學、清微淡遠、枯木龍吟、太古遺音、朱弦三歎,都是口頭辭藻上的工夫、古典意象的自嗨。除了去彈棉花店,所謂琴家,幾乎一輩子沒聽過絲琴的聲音。

 三、從俗從眾的藝文

但是,吳景略、查阜西等琴家也不知道古琴是怎麼回事嗎?他們是懂的,而文革後,他們也支持纏尼龍絲的鋼弦。為什麼?

文革時期的文藝觀,就是要改革傳統。跳芭雷舞唱京劇,用交響樂奏梁祝,傳統樂器也都要改,除舊佈新。現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所還存放了幾十種改革創新的樂器,件件都匪夷所思,一片傷心畫不成。

古琴還算是好的。鋼絲很穩定,不容易因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跑音;而且鋼弦張力強,很容易調到需要的標準音高。音量方面尤其重要,鋼弦音量較大,擴大了演奏場地範圍與聽眾數目以及和其他樂器合奏的機會。

本來古琴不是娛樂大眾的,只與自己對話。可是現在人民當頭、群眾優先,所以琴師也只好上臺如熊貓般表演當眾吃竹子。吃竹子聲音太小,又只得換上鋼絲,並用擴音器調大音量。

鋼弦音色明亮,擴音器聲震屋宇,於是大家都鼓起掌來,說:好呀,你看,中國文化多麼偉大!

傳統琴人不是以彈琴修身嗎?一個演奏者就可以冒充音樂家了?

哈哈,何須如此認真?聽眾本來也未必是來聽什麼音樂的。剛剛不是說了嗎:“你看,中國文化多麼偉大”,是看,不是聽。知音甚難,觀眾大體只是看熱鬧。去看朗朗或什麼的,有多少懂西方音樂?古琴就更少人懂了。

1997年,我在臺灣辦南華大學,推廣古琴,聘了吳景略公子吳文光先生來執教,不管什麼科系都得學,是為古琴進入大學教育之始。吳先生就跟我說過:他不喜歡舞臺表演。有次登臺,橫琴空拂,根本沒彈出聲來,觀眾照樣掌聲雷動,曰:彈得真好!

古琴如此,其他樂器,基本上也如此媚俗發展。像敦煌、長安各地號稱古舞古樂、大打“反彈琵琶”招牌的地方,哪還會彈唐琵琶?唐代琵琶無品,宋元以後,發展成十四個柱(品位)。近代更由絲弦改為尼龍纏鋼絲,增加為三十一個柱位(六相二十五品),並以十二平均律排列相品,往西式樂器上靠。

在現今高喊“文化自信”“迎接傳統的偉大復興”之際,聽的這些消息,也許令你不太舒適,但別急,例子還多呢!

四、毛筆工業化

音樂之外,書法也是這樣的。

書法是寫字的藝術,傳統上都用毛,故稱毛筆或毛錐。晚清以來,改用鋼筆,大部分人因此與書法藝術脫了鉤,不再有關係了。少數人雖自認為是書法家並吃書法這行飯,平時卻也仍用鋼筆圓珠筆,偶爾要寫字去賣或展覽時,才用毛筆。

脫離了實用性與日常性的書法,毛筆本身也產生了變化。

文房四寶中,硯臺基本上已退出舞臺;墨也式微,均以墨汁充數,沒人磨墨了。紙和筆則在一小個領域中繼續發展:繼續工業化。

筆,現代筆主要是用尼龍,朝精細化工類走,如化妝刷,畫女人眉毛的,頂級的筆工品牌要用,技術一直在發展中(因為毛筆蘸墨,屬於上水系統,墨在下,蘸了墨,往上走。而化妝筆不沾墨,所以要有一個墨囊,墨隨重力往下走,是屬於下水系統。墨有顆粒,尼龍沒做毛鱗片處理,則是圓形結構。若尼龍綁緊了墨就通不過,容易堵,也很麻煩)。故瑞典更發明了感性纖維,在原有尼龍的基礎上,做各種性狀的改良。

書法界從這裡找到了借鑒,遂也“發明”了尼龍毛筆。臺灣林三義筆莊,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加尼龍了,號稱將高科技運用到傳統毛筆。而其模型是日本早期工業用的刷子,類比的對象是黃鼠狼的毛,有毛尖、有須毛,有彈性。

因為狼毫又難得成本又高。現代人還喜歡寫大字,動不動就“難得糊塗”“天道酬勤”一番,動物毛一長了就軟,想加健,只好用麻、用豬鬃、用滌綸,再就是用尼龍了。所以後來南北筆莊都采這種辦法,成本低,也不需多少控制柔豪的本事,一般人反而好用。

但滌綸也好,尼龍也好,這些材料的吸水性都很差。它們沒有毛鱗片,沒有蓄墨的能力,不像動物毛圓錐,兩頭小中間大,彈性分佈多元化,變化幅度多樣化,空間像汽車懸掛系統,會有緩衝,同一線條,有不同表現。而且跟古琴的鋼絲弦一樣。尼龍筆彈性強,使得筆鋒運動過於規則,筆劃顯得呆板。

五、技進於道之路

鋼絲、尼龍線、工業化、大眾化、表演、媚俗,這一連串的詞彙,具體構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傳統事務。如只此青綠、唐宮夜宴、邂逅龍門等古風歌舞一樣,穿著現代人想像的“古裝”,唱著現代曲式編的文辭不通的“古風歌曲”,跳著芭蕾、現代舞和東方歌舞團的舞,然後繼承並發揚傳統的情感,歲得到了滿足。

從這個角度看,傳統的假面,當然更深化了傳統的憂傷,古調雖自愛,誰知我們自己彈起的卻是假弦。寫點字,用的大抵也是假毛筆。

有些朋友為此憂之,因此這幾年恢復古法造紙、制墨、做筆、恢復絲弦、復原古樂、研究古舞亦已漸成風氣,貞下起元,傳統未必不能再顯真容。

我參與這類復古工作已很多年,為之讚歎鼓舞是不消說的,但於此仍不能不指出向上一路。

向上之路是什麼?就是本文開頭說的,中國藝術,特點是人的發展或延伸。人不行,器物能有什麼用?近代古琴之衰,難道是因為用了鋼絲尼龍絲,是琴已衰故用上鋼絲呀!反之,王羲之、蘇東坡寫字,又用了什麼好筆?

蘭亭,傳說不過鼠須筆、蠶繭紙。東坡則或用雞毛筆。雞毛筆,現在也有幾家筆莊用雞的羽毛試做出來,然而根本寫不成字。真會做的,筆頭是要用雞身上的絨毛做,形狀好像一團棉花,極其柔軟,故即使是東坡,也說:“久在海外,舊所賚筆皆腐敗,至用雞毛筆。拒手獰劣, 如魏元忠所謂騎窮相腳驢腳搖登者”。雖然如此,東坡寫來也比咱們強。

曾見一前輩,雲當年曾請汪精衛題字,倉猝間,汪取會議室一管已乾毛筆,略以口水沾濡之,便信手寫錄一詩。可見藝精不嫌筆鈍,美人何待脂粉?在器具、材質、形制上挑剔的,主要還是心不活、手不巧、而天機又還淺了。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