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遠征羅刹:遺留在河南魯山老將莊的滕牌軍金門後裔

文-楊樹清/台灣學者

今天壬寅正月初一,遠在河南魯山,遺留有一支藤牌軍金門後裔,一場過了三百多年的戰事,因為是大年初一奉命出征羅剎,影響所及,至今,魯山縣潔沙渚村海澄林氏族人,老將村浯洲陳氏族人,都還保有每年年三十提前過年、拜年的年俗。 魯山林氏後裔人丁興旺,其中沙渚汪村林氏人就有四百多口,襄河鄉的老莊,石佛寺、餘流、馬圪土當、袁寨等很多村莊都有林姓人。在老莊村,林氏後人為追念,敬拜祖先,還建有林家祠堂。林氏人數百年來一直都保留著大年三十過年的習俗,將大年初一提前一天來過,用這一習俗表達後人對林氏先輩的追念。他們認為年三十這天過大年,更有紀念意義。在年三十這天,當地林姓人家會舉家團聚,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村中鞭炮齊鳴,大家都要吃餃子,相互問好。 同樣的,魯山縣馬樓鄉老將莊的浯洲陳氏也是,先後都參與過「藤牌軍」的陳樞、陳昂叔侄,現今在老將莊已發展出第十四代、四百多人,每年年三十族人必聚集在「老將院」內提早舉行拜年儀式,藉予緬念正月初一族軍遠征羅剎的歷史。當年圍爐祝願出征者一路風順、平安回里的動人畫面,代代相傳。 年俗之外,老將莊周遭所留下紀念「老將爺」陳樞的老將院,清欽授昭勇將軍墓,將軍橋等遺跡,也都見證了一支參與「藤牌軍」討沙俄軍的清康熙金門族風雨征塵歲月。@萧永奇 「不止陳姓,現在魯山發現的金門氏族越來越多了,有陳、王、黃、江、曾、劉、張、郭、蕭、吳、呂、洪、葉等二十多個姓氏,分佈在馬樓鄉、瀼河鄉等區域五十多個村落。」
讓魯山、金門宗族的溯源尋根熱線免於中斷,也讓兩地的宗族身影輪廓益形清晰。魯山陳志,金門蕭永奇,兩人無疑是扮演著魯、金宗族「斷線三百年」後的重要「接線人」。
族譜記載祖籍是「福建浯洲鬥營」的陳志,1948年生於河南省魯山縣馬樓鄉老將莊因屯墾是當年清政府的一項戰略,讓他的祖先陳樞遠適他鄉,從浯洲來到魯山。
找尋先人足跡的過程,陳志卻必須等到1996年,透過魯山縣志辦公室查閱《地名辭典》,才比對到先祖陳樞的出生地「浯洲」原來就是「金門」。
「魯山金門陳」及至後來跑出的二十多個姓氏與金門族人斷線三百年重新連結音訊,竟是從陳志破解「浯洲」開始的,他說,「老將爺使我們村的陳氏宗親無論走到那裡,心中都有一個濃重的故鄉情節,我們也盼望著他所遙望的故鄉金門宗親的消息……」
;另一個現場,2008年12月,開闢、主持《金門鄉情網》網站的蕭永奇,前後收到魯山陳紹新、陳志欲溯祖尋根的來信,「是個人多年來在艱辛的族譜工作歲月裡,最令人感動的迴響」;1957年生於金門東珩村的蕭永奇,2002年以「苦行僧」精神返回金門從事修譜文化產業,經過六年的耕耘,藉由《金門鄉情網》的架設,一封遠方的信,才驚訝發現河南魯山也有金門人的村落、金門人的足跡,透過各種文獻線索的串連、統合,蕭永奇看到了魯山金門族人,駐紮屯墾荒田,其後參與相關戰役,或從事對國家有極大貢獻的事情,因而也才在河南與金門的歷史連繫線索中,出現了:營山陳經鍛之妻許氏(1609-1667)卒後,由河南運回金門安葬;后浦頭黃世燃,清康熙十四年(1675),補授河南汝州司馬,陞署魯山縣事。
因著與母鄉斷線三百年的魯山金門族再現,蕭永奇強調了從族譜發現歷史、連結鄉心,探索宗族聚落、豐富宗族文化的重要性,他以2007年3月在河南省魯山縣馬樓鄉沙渚汪村發現的一部《閩魯豫林氏近支宗譜》為例,因這卷宗譜的記載,提供了閩人北上屯墾、曾參與遠征俄國的情事,而這段歷史,似不曾出現在官方史料文獻。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