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RAPIDUS 2奈米技術成功試產

林際健 前工研院研究員/本報主筆

日本政府全力扶植的Rapidus 18日宣布試產2奈米晶片成功2奈米晶片,距離2022年8月成立,從無到有直攻2奈米製程,可以說跟其公司名稱Rapidus/快速/相當吻合。主因在於迅速導入了極紫外光(EUV)設備「僅花三個月就在EUV裝置上取得成功」,相信他預定於2027年量產打下了信心的基礎。

雖然支持台積電的技術專家仍然堅信Rapidus想要趕超還差得遠了,韓國三星也一樣不抱期待,INTEL目前在2奈米以下的技術雖領先但量產良率仍在提升中,尚未趕上台積電。筆者認為大家別忘了日本在製程設備上是全球市佔三成的國家,而製程材料市佔更高達五成,許多特殊的化工材料市佔更達九成以上。製程設備供應商或者材料供應商常需要派工程師進駐像台積電工廠,隨時提供技術服務。在製程研發初期更要陪著客戶一起調校,所以累積的製程技術恐怕不是我們外人可想像的。

所以日本有底氣想要恢復三十年前半導體製造的榮光是可能的,看到報導說Rapidus的主要工程師都是上了年紀的四五十歲的歐基桑,更讓我相信日本是找來了經驗豐富的設備製程工程師,相信在這樣的操作設備下良率會快速提升。

至於Rapidus的客戶及資金從其股東結構上看有銀行、車廠、電信、電子等等,最近也拿到博通的訂單,如果未來各家高階晶片客戶都有儲備第二供應商的規劃,那Rapidus在良率拉升後自然客戶就會來排隊了。

想當年台積電能竄起,也是靠著INTEL及三星在2016年十奈米失誤攔截的大訂單,在良性循環下拉開了競爭者。在半導體技術進到物理瓶頸時,各競爭者都開始攻克技術接進後,只要訂單的轉移就可能讓絕對領先的台積電,市場佔比就會被拉低。

未來高階製程Rapidus、INTEL、三星、華為、中芯等都可能來分食市佔率,台積電的好日子快過完了,這恐怕不是預測而是必然的。尤其美國全力支持INTEL以及新任CEO陳立武的銳意改革,挾著最強的技術及專利並重新定位工程師決策機制,可能最快重新擁有挑戰台積電的實力。而Rapidus在2奈米技術也是挾著參與各客戶製程技術經驗,良率提升應也可預期。另一個中國大陸自已建構的半導體製程體系,已站穩成熟製程並且拿下全球34%/2024,高階製程設備EUV正在突破中,華為已能自製5奈米晶片用在自家手機中,未來也將逐鹿中原,參與高階晶片的戰國時代!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