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聯想:讀《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

張家麟/淡江大學教授

儒、道兩教聖人,看「水」感受不同,而有不同的註腳!

孔子有三種見解:
首先,意指權變。在《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把水當作「窮則變,變則通」的智者;與包容萬物的大山之仁者,大不同。水成為智慧的象徵,它流通而知權變。猶如智者,不會食古不化、一成不變。

其次,具感傷歲月之流逝。於《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夫子藉江水不論晝夜,往前流去不復回;發抒己懷。我人說光陰似箭,夫子則言逝者如水流湍急、快速、不停息。

第三,引申為得到尊重或自作孽,不可活。在《孟子.離婁》:「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將滄浪之清水、濁水,各自隱喻不同的用途。清水,用來洗帽子的纓帶,濁水,洗自己的臭腳丫。象徵行善,得他人肯定;作咎,自取其辱;自侮,而後人侮之。

同樣看水,道家卻不一樣,亦有三義。

第一,有容乃大。在《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海洋之所以能浩瀚深厚,在於能納百川之水。喻人之胸襟如海,始能容下各方人才,聆聽各種意見,成為優質、具判斷力的領袖。

另外兩種水之解釋,來自老子。

第二,將「上善」比喻成「水」,只利萬物且不爭功,等於「大道」。

在《道德經》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渊,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时。夫唯不争,故無尤。」

在此,水象徵7種「善」,修行者欲自我超越,必須像「水」一樣。只問是否利益眾生,而不問對己是否有利;水成為最上乘之「善」。

第三,水柔弱,卻可勝剛強。在《道德經》第78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爲天下王。』正言若反」。

此時,水之柔弱本質,成為「個人持修處世」或「聖人治理國家」之效法對象。能以柔剋剛者,個人作事易成就功業;統治者亦足以成為「天下之王者」。

儒、道兩家,一樣看水;卻有上述多樣心情。講到這裡,您喜歡那一種?又那一種情感,有利修行?

#道教、儒教
#道德經
#水
#張公說宗教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