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岸軍事機艦通聯思考喊話驅離

殲16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從2019年4月1日我方主動發佈共機在海峽南部,亦就是臺灣防空識別區西南空域活動,從初期由蔡英文表態要「強勢驅離」以來,共軍機艦在我周邊海空域活動強度漸次提升,而且距離本島愈來愈近。

儘管國軍對外不斷表示將採取廣播驅離與飛彈追監等應對措施,但是顯然無助於改變當前共軍機艦在我本島周邊活動之既有態勢。日前海軍馬公艦於共軍廈門艦通聯內容遭人錄音揭露後,顯現出我方對共軍機艦喊話程序與內容,都存在相當高之改進空間,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首先,喊話驅離共機使用《航空應急頻率》(aircraft emergency frequency,亦稱為GUARD);不論是121.5MHz之民用International Air Distress (IAD)或是VHF Guard波道,抑或是243.0MHz之軍用Military Air Distress (MAD)或是UHF Guard波道,其實都不應長時間佔用此等國際緊急通信頻率。

相同道理亦適用於驅離共艦喊話時所使用之Channel 16 VHF (156.8 MHz),該頻道為海上國際救難頻率(international distress frequency),在此波道喊話驅離共艦,亦不宜長時間佔用此等國際緊急通信頻率。

利用前述各波道喊話驅離共軍機艦,就必須心理上有準備將有數量驚人之守值該通信波道者,遭人錄音完全不令人意外,被對方刻意以不堪言辭反駁羞辱風險極高;最重要的是以非緊急救難之必要性,長時間佔用該波道進行通聯喊話,絕對無法獲得國際社會旁觀者認同與肯定。

因此國安高層應當督請海空喊話驅離作業單位,檢討如何縮減佔用此等頻道時間;或許透過呼叫共軍機艦構成通聯後,由雙方協議轉換通信頻道,再賡續實施喊話,會比佔用前述緊急通話頻率來得恰當。但是此種作法,若共軍機艦不願或是無法配合,此時繼續在緊急通信頻道喊話,就不會引發爭議而去怪罪我方亂佔緊急通信波道。

其次就是以「航行安全」為理由,要求共軍機艦轉向離開,似乎理由有點強辭奪理相當牽強。為何不直接挑明說:「貴機(艦)已經接近我領海基線起算24海浬之限制空(水)域,為避免引發誤解誤判,請調整航向駛離,若再繼續保持目前航向,我將被迫採取適當應對行動。」在此要強調,若是要提24浬,其參考座標是領海基線,絕對不是海岸線,喊話要說清楚明白,展現專業素養不要鬧出笑話。

再者,對第一線值勤人員來說,此等喊話作業務必建立標準化規範,將所有通話用語清楚明白列出來,通話者逐字唸出,才不會弄錯。喊話辭最好是中英文並列,表示對共軍機艦與外籍軍事機艦,喊話標準語用語統一,並無任何差別待遇。

此外還是要嚴肅呼籲社會大眾與鄉親父老理解,和戰決心不是第一線應對喊話者所能作主,海空軍喊話驅離作業執勤者都非法律學者與法務專家,所有用辭用語都曾經過國安高層逐字審視核准,第一線官兵不要隨意,同時亦不宜在國際緊急通聯頻道去與共軍就法理問題擡槓,法理自然會有專家去解說處理。

最後更要提醒第一線官兵,與共軍機艦通聯喊話務必注意辨證,查問艦船相關IMO識別編號或是航空器識別編碼,對比AIS自動船位回報系統或是ADS-B航空器辨識導航資訊,絕對是必要程序。兩岸軍事機艦活動軌跡如此接近,現在不但要擔心誤解誤判,更要擔心是否還有第三者故意耍些陰謀,利用通信偽冒手段,存心誤導兩岸軍事機艦發生衝突。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