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成語的本義與變義

符懋濂/新加坡學者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首先體現于華文之中,而華文之奧妙又蘊藏於成語之內。華文成語不但數量驚人,總共將近五萬句(常用者約三千句),而且結構嚴謹,內容豐富,用法精確,足以構成一門學問,不妨稱之為“成語學”。

幾乎每一華文成語都有來源或出處(典故),有些除了本義之外,還有變義——包括性質改變、含義擴大或縮小,有點類似漢字的轉注與假借。如果不瞭解這一點,單憑查詞典來和人爭論,只能說明自己知其一、不知其二,給人帶來食古不化的形象。

所謂本義,指的是最初的含義或字面的意思,而變義則是後來的使用者,在有意或無意之間,改變了其最初或本來的含義。例如:

“罄竹難書”出自“盡楚越之竹,猶不能書”,意思是多得寫不完,並沒有貶義;然而後來卻成了罪惡太多,寫也寫不完(“楚越之竹,不足以書其惡。”),可見其性質已由中性變成貶抑,適用物件由廣(一般)變成狹(特殊)了。據報導,臺灣民進黨一政客曾用“罄竹難書”表彰陳水扁政府的功績,而傳為臺灣政壇的“佳話”。

蟬兒是一種最愛鳴叫的昆蟲,但到了冷天時,就不出聲了。“噤若寒蟬”原來泛指一般會叫的昆蟲,好像冷天的蟬兒一樣,不再開口鳴叫。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毫無貶義。然而,我們如今使用這成語,卻專指人們膽小怕事,不敢仗義執言,同樣由廣義變成了狹義,由中性變成了貶謫。

又如“門庭若市”出自《戰國策》,原文是“群臣進諫,門庭若市”,專指上門進諫的大臣很多。可是,後人卻既不管“群臣”,也不管什麼“進諫”,只要室內、門口來人很多,都可用上“門庭若市”。

“四面楚歌”原本是楚漢戰爭中,劉邦採用的一種心理戰術,但後人卻把它用在四面受敵,或者遇到多方壓力,而且物件不限,指陳很廣泛。假如我們自作聰明,依照歷史原義使用,直陳虛擬的心理戰術,反而不著邊際,令人費解了。

出自《北史文苑傳》的“多如牛毛”,原文作“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其本意顯然單指人,即學習的人極多,但成功的極為罕見,指陳不廣,也不含貶義。但後人使用此成語確有兩層意思:物件除了“人”之外,更常指“事”(如法規、會議等等),而且帶有厭惡、鄙夷之意,是個貶義詞。

“清規戒律”原本指佛教、道教的規約、戒條,涵蓋範圍不大,而且帶有宗教色彩,不含貶義。如今不但可以用在各種宗教,而且用在與宗教毫無關係的領域,從社團、政黨到政府、國家,都能使用,往往含有“束縛思想行為”的貶義。

“老當益壯”這句常用成語,意思是年紀雖老了,但身體仍然或更加健康、硬朗。這是變義,其本義並非如此。《後漢書馬援傳》原文謂: “丈夫為志,窮當移堅,老當益壯。”可見它講的是“大丈夫”,不是一般人;是心理狀態(立志),和身體健壯無關。

至於大家最關注“楚才晉用”,其本義是楚國人才流向晉國,為晉國所用,指的是人才外流。但其引申義則是一國人才為另一國所用,因為對楚國而言,是人才外流,但對晉國來說,則是引進人才(晉用楚才)。這是清楚不過、毋庸置疑的!而且必須指出:在今天,我們固然可以使用其本義,但更常用的是其引申義。

由以上八個實例,應足以說明:學習、使用、教導華文成語時,不僅得注意其褒義與貶義,還得多少瞭解其本義和變義,否則就有可能犯上“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錯誤。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