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漢字只有“那”並無“哪”,合肥蔡曉舟首創“哪”字進語文

哈曉斯/大陸學者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蔡曉舟深感文字改良須有“工具運動”方能儘快推而廣之。他認為:“改古典的文字而為通俗的文字,自從陳獨秀傅斯年諸先生用《新青年》和《新潮》兩個工具運動以來,把國人迷信古典文字的心理,差不多打退到零度以下去了。”

辦雜誌固然是推廣白話文的工具,而規範語法則是傳習白話文的又一個“工具”。早在五四運動當年,蔡曉舟就醞釀撰寫白話文語法專著。1920年初,他的《國語組織法》書稿剛剛完成,就急忙送給時任北大校長和國語研究會會長蔡元培審閱。當時,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已通過“推行國語以期言文一致”案。1920年1月,教育部訓令規定:“自本年秋季起,凡國民學校一二年級,先改國文為語體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蔡曉舟的《國語組織法》可謂應運而生,蔡元培看完書稿,頗為讚賞,稱其為國語(即白話文)語法書第一部,鼓勵蔡曉舟拿去出版,並欣然為蔡曉舟這部書稿作序

蔡元培在序中寫道:

“用‘國語’代舊式的‘國文’,這種運動,現在已漸漸有成效了。去年全國教育會聯合會通過了‘國語’教科書的議案,教育部已宣佈國民學校試用‘國語’,書肆也有‘國語’讀本出售。日刊、週刊、旬刊、月刊,用‘國語’的也不少了。但是教授《國語》非常困難,因為沒有專講‘語法’的書。我友胡、劉二君(哈按:指胡適、劉半農)都有編‘語法’的計畫,別人著手的當也不少。但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成書。蔡君為應這種時勢的要求,著了這本《國語組織法》,可稱是‘語法’書的第一部了。

他把初稿給我看,我是沒有研究過‘語法’的人,匆匆的讀了一遍,把懷疑的地方寫出來交給他,他居然統統改掉了。他自己覺著這部書太簡略,且難保沒有誤處,有不敢輕易問世的意思。我勸他不必過慮,世界斷沒有一著手就能完善的事。有了一個底子,缺略的自然有人會補,錯誤的自然有人會改,從此漸漸的近于完善了。他既然要去印行了,我所以很誠懇的替他介紹。”

同年5月,標有“蔡元培序,蔡曉舟著”的《國語組織法》,由上海泰東圖書局出版。6月9日,周作人在北大收到蔡曉舟從南方寄來的《國語組織法》新書。1921年4月,毛澤東為長沙文化書社列出開業7個月來銷售“內容比較重要的”書單中,就有蔡曉舟的《國語組織法》80本。

上海泰東圖書局在《國語組織法》一書的新書預告中寫道:“為什麼要文學革命?因為要改革中國幾千年來言文不一致的大毛病。但是言文要一致,也不是容易的呢?中國疆土有這樣大,一地方和一地方的語言是大不相同,那麼,要想言文一致,不仍舊是一個夢想麼?但是有一個法子,是極緊要並極妥當的法子,就是研究國語。研究國語,也談何容易!必定也要有一本國語的善本——詳詳細細說明國語組織的法子。這一部書可是容易找麼?容易!容易!就是蔡曉舟先生所著的《國語組織法》。”並特別注明:“小學教員,師範學生,不可不讀;研究語學,做白話文,不可不讀。”

在《國語組織法》中,蔡曉舟把語詞分為9類,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加詞,媒介詞,承接詞,語前補助詞,語後補助詞等。在“代名詞”一節中,他提出“疑問的”“代名詞”概念,就是說,已知的事物可以用“你、我、他”去代指,而未知的或者想問別人的,該用什麼字來代他呢?除了“誰”字以外,蔡曉舟把指示代詞“那”加“口”字偏旁,明確提出“哪”字讀上聲,創造出一個“哪”字作為疑問代詞。在字形和語音上把指示代詞“那”和疑問代詞“哪”區分開來。而在之前的國文典籍和書面語中,無論用於指示代詞還是疑問代詞,只有“那”字,並無“哪”字。

蔡曉舟的這一主張,迅即得到語言學界的呼應。同年9月,即《國語組織法》出版4個月後,陳望道在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撰文,對蔡曉舟的這一創見予以介紹和推崇。同年雙十節,陳望道與葉楚傖、邵力子、李漢俊、王秋心、夏丏尊、沈玄廬等聯名推出《用字新例》四種,“那”和“哪”即作為其中一種。從此,“哪”字逐漸為人們所熟悉和接受。

當然也有不同意見。1922年,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在《國語月刊》發表論文《“那”底分化底我見》,認為漢字既然屬於過渡時代的文字,可以不必十分講究,只要大概合用即可。“哪”字“於印刷上比‘那’或者省事些,但懂的人少,筆劃又多,也不頂好,只可以做暫時的應用就是了。”

“哪”字正式進入《國音字典》和平民大眾課本則在1924年。

這一年上海中華教育改進社召開第三屆年會,在“國語教學組”分組會議中,蔡曉舟提出題為《請採用“她”“它”“哪”等代名詞及形容詞並規定其讀音以改進國語案》議案,經過研討,本屆年會通過議決案認為:“……‘哪’字相當於英文的‘which’或‘who’……是疑問代名詞或疑問形容詞,國音讀作上聲,與相當於英文的‘that’,……的‘那’字不同,‘那’ 是指示代名詞或指示形容詞,國音讀作去聲。”議決案最終決定:“由本社送到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去請求采入國音字典,以資提倡而期普及,並請本社朱經農、陶行知兩先生函約商務印書館平民千字課再版時,即採用此等字。”至此,“哪”字走進課堂,成為漢字常用字的新成員。

頗有巧合的是,這份議決案中“她”和“它”兩字是北大教授劉半農創造的,而“哪”字是同在北大的蔡曉舟創造的,這是白話文運動催生的“嬰兒”,足見北大在新文化運動中得天獨厚的先鋒作用。

1933年8月,蔡曉舟在北京西山病故。辛亥名宿、民初安徽都督柏文蔚及皖籍名流楊亮功、李運啟、毛北屏、李誠庵等發起追悼。同年9月,安徽省圖書館《學風》雜誌以《安徽文化運動先進蔡曉舟先生逝世》為題發表通訊,特別提及蔡曉舟“清末熱心革命,備嘗艱苦。民國成立,從事教育文化事業,所至倡辦學校。五四時期,隨蔡孑民、胡適之諸人,提倡新文化運動。吾人所用之疑問代名詞‘哪’字,蓋即蔡氏所發明。”

蔡曉舟去世時,其妻鄭家貞、女蔡心鎰暫寓北京西四牌樓北翠華街留題胡同1號。據蔡心鎰回憶,蔡曉舟逝世後,友人醵資歸葬,有主張葬於安慶菱湖公園姜(高琦)周(肇基)墓旁,因為1922年“六二”學潮中,蔡曉舟“襄贊善後,其功甚多”,而“姜周墓之建立,實其首倡”。後因鄭家貞孤兒寡母不便千里奔波,乃葬於北京白紙坊安徽“義園”。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