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與儒教二三事

作者-張家麟 真理大學教授

過幾天(9/28),孔子(前551-前479)
2572歲聖誕。讓我們回到歷史,來說說先總統蔣介石與「祭孔」、「立文廟」或「建忠烈祠」等,和儒教相關連的幾件事。

民國55年之後,台灣各縣市官方皆於9月28日行「釋奠禮」祀孔,至今未歇。其原因為何?

我以為應該與兩岸政權對孔聖人的作為有關。

民國肇建,共和國政府對傳統王朝祀孔,興趣缺缺。再加上五四新文化運動,打倒傳統孔家店,引進西方德(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 ),成為顯學。此時,政、學菁英視孔學如猛獸。

直到中共於1949年建政,國府來台;始有改觀。

毛政權以馬克思的宗教觀治國;先聯合支持他的教界,共同打擊蔣政權。此際,蔣為了對抗共產無神論,宣稱其為「奴役中國」。相對來說,自認、對外宣傳ROC為尊重宗教人權的「自由中國」。

他不僅邀請孔子後裔孔德成來台,也禮遇佛教章嘉活佛、道教張恩溥天師、天主教于斌樞機主教、回教白崇禧將軍等宗教領袖。他們也回報、支持蔣所領導的KMT政權。

到了1966年,中共搞文化大革命,以批孔揚秦為能事。此時,蔣認為機會來了。雖然,他是個虔誠基督徒,卻懂以總統統治的高度,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恢復國、高中的孔學。

蔣可以說是抓住了時機點,爭得全球華人中華文化的話語權,以文化認同鞏固並強化基政權的合法性。

另外,為了發揮中華文化的象徵作用,他於孔子誕辰,親赴台北大龍峒孔廟督導祭孔。他拒用滿清皇朝祀孔之禮,選擇明朝的雅樂、佾舞、「釋奠禮」體制祭拜至聖,代表恢復大漢民族祀先師傳統。

而且,他鼓勵全台各縣市有孔廟者,官方帶領祀孔;沒孔廟者,應該新設。在此風潮下,1964年嘉義孔廟完工;1976年臺中及高雄左營孔廟建成;1984年高雄旗山孔子廟新建;1989年桃園孔廟竣工。 皆是在國府時期,新建之孔廟。

至今為止,孔教雖非中華民國的官方宗教;孔廟卻歸地方政府管理。祭孔也由政府發動,已成為常態。

此外,他在世時,廣設忠烈祠;宛如國家祀典之宗教。

蔣為了崇尚、鼓勵軍人「成仁取義」之武德,將全台各地的日本神社修建或在各縣市新建成忠烈祠。國家級的圓山忠烈祠規模最大,正殿奉祀國民革命先烈、黃帝軒轅氏牌位及國父遺像。左右兩殿,供奉文、武烈士;左鐘、右鼓樓,置為民國犧牲的第一、第二烈士-陸皓東、史堅如銅像。

中日斷交後,各地方神社改建為忠烈祠風起雲湧,建築改為華人的宗廟樣式,規模也頗宏偉、漂亮。奉祀當地之烈士,或為公殉職的軍人、警察、消防隊員、教師。無論中央、地方的忠烈祠,皆歸官方管理。官方也動員遺族,由官員代表政府於329青年節、93軍人節,作一年春秋兩祀之國殤大典。

雷同於國家圓山忠烈祠,蔣且設立國父紀念館;其子蔣經國為其建中正紀念堂及慈湖陵寢。經國總統過世,國民黨葬其於頭寮陵寢。這些國家級的祠堂、陵寢,每天皆有中華民國的三軍禮兵,從早至晚、整點時間交接,以軍禮祭奠;吸引諸多國內外的旅客。

蔣與孔教的關係尚有兩處。

一為同意新建「戴公祠」。

儒教以「法施於民、能防外患、能消大災、忠勤於事、以勞定國」奉祀功國偉人,永饗國家祀典香火俎豆。

依此原則,祭孔、立廟、建祠。在民國51年,蔣為感念戴笠,首肯由前軍事情報局局長葉翔之將軍發起,於陽明山下局內中心點,海內、外同仁共同響應集資籌建「戴雨農先生紀念館」。

蔣親自書寫「碧血千秋」匾額高懸於大廳,其前為戴笠將軍遺像。紀念館2樓為忠烈堂,是軍情局「聖地」,供奉為國犧牲的情報人員諸多靈位。豎起了國家情報員冒險犯難,深入敵後,盡忠報國的典範。

二為撥款修建「日月潭文武廟」。

據該廟前總經理黃宋華生前回憶,日月潭文武廟與重慶武廟在兩岸交流熱絡期締結為姊妹廟。來訪的重慶武廟執事,訴說著這段情緣。原來蔣在二戰期間,常帶領國軍將領到重慶武廟-關岳廟呼口號,祭拜祈求國運昌榮。

難怪戰後國府來台,蔣到日月潭遊覽,乃撥款修建具儒教「功國偉人精神」的文武廟。回報關、岳兩將軍護國衛民的恩澤。修建後的正殿崇拜具「軍人魂」的關聖帝君、岳武穆王,後殿奉祀「萬世師表」的至聖先師孔子。

說了這些故事,我想讓「宗教回歸歷史脈絡」,政治才能可大可久。因此,盱衡當下諸多政治人物每以「批蔣」、「去中國化」,連帶「去中華文化」而後快;如此作為,對否?

事實上,蔣對儒教的二三事,無非在恢復國家民族主義之光榮。一如美國建華盛頓紀念碑、林肯紀念館、阿靈頓國家公園。他希望以儒教肯定功國偉人之原則,樹立華族子孫效法前賢之典範!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