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符懋濂/新加坡學者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這句至理名言,出自《孟子》的一篇哲理散文。當年華文課本有選入,我們曾經精讀、背誦過,印象比較深刻。該文作者先列舉百里奚等六人,經過貧困、挫折的磨煉而終於大有成就,說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接著,文章從個人成敗延伸到國家興亡,在兩個不同層面,進一步論證“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孟子的“憂生樂死”思想,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首先體現在傳統的意識形態方面。作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的憂患意識,是積極的、進取的,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它強調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正如《易經》所言,當政者對一個國家“若能思所以危,則安矣;若思所以亂,則治矣;若思所以亡,則存矣”。有篇古詩還說:“不經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

“憂生樂死”不僅可以用來詮釋中國古代王朝的興亡更替,而且對於當代中國也同樣具有特殊意義。眾所周知,新中國是在戰火中、在救亡中誕生的,而且在建國後不斷受到外來勢力威脅——包括核威脅、核訛詐。除了軍事包圍、經濟封鎖、政治孤立,在邊境還先後發動針對中國的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但這一切的一切,不僅不能置新中國於死地,反而激發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團結一致,奮發圖強,發展成為讓敵對勢力所畏懼的力量,居然在上世紀中葉毛澤東時代就出現了所謂“中國威脅論”。有點不可思議吧?敵對勢力顯然不能充分理解“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更不能理解壞事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如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進入新時期,沒有人膽敢以核武器相威脅,更不敢派兵入侵中國大陸與臺灣。那麼,是否已是天下太平,中國人可以高枕無憂睡大覺了?答案是否定的。“帝國主義者亡我之心不死”是當年孫中山、毛澤東留下的警策之言,至今還未過時。曾經有位牛仔司令揚言:對付中國易如反掌,只要封鎖麻六甲海峽和南中國海(即中國南海),中國就得升白旗了! 這雖是狂妄自大者的吹牛皮、車大炮,卻是讓中國人居安思危的警策之語!

作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85%的中國商船、油輪必須經過南海,可見它是中國的國家生命線。如何確保中國南海的絕對安全,航運通暢無阻,不再受到域外勢力的任何威脅,必須是中國國防建設的重中之重,更是當務之急!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