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勢力以“大翻譯運動”類似手法拒統謀獨

文-唐永紅/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

俄羅斯對烏克蘭展開特別軍事行動以來,網上出現了一波以抹黑和污蔑中國大陸的“大翻譯運動”。所謂“大翻譯運動”,就是將中文社交媒體中的一些極端言論,以及官方媒體、知名媒體新聞之下的網友負面評論,翻譯成外文,把那些隻言片語中的極端言論與負面評論無限放大,標籤化為民族、國家的偏好、思維和行為方式,帶有明顯誘導傾向地向境外受眾傳遞,目的是通過誇大和歪曲事實,抹黑和污蔑中國,破壞中國的國際形象,在世界範圍內製造更多反華情緒。

  臺灣海峽兩岸同文同種,雖然不存在語言翻譯問題,但從“大翻譯運動”的手法與目的看,島內“台獨”分裂勢力組建水軍,如“1450”,以類似“大翻譯運動”的手法,利用中國大陸經濟社會中出現的一些個別不良行為與現象,抓住機會,故意誇大,惡意歪曲,進行敵意宣傳與刻意教育,旨在通過“醜中”、“恐中”、“仇中”、“敵中”、“去中”,進而企圖達成“反中”、拒統謀“獨”的目的,倒是其來有自,而且頗有“成效”。

  眾所周知,臺灣海峽兩岸自1949年各自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實行不同的社會制度,並在不同歷史階段取得了不同的發展結果;與此同時,海峽兩岸長期隔絕或疏於交流往來,加之兩岸當局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通過教育與宣傳手段刻意塑造各自社會意識形態,使得兩岸民眾長期生活在不同的屋簷下,缺乏共同的經歷、共同的利益、共同的觀念。這為實現“台獨”分裂目的民進黨等島內“台獨”分裂勢力所刻意利用。它們刻意運用對臺灣民眾“三觀”有著根本性與主導型塑作用的島內輿論體系、教育體系與政治體系,並以“大翻譯運動”類似手法,型塑臺灣民眾的“台獨”分裂意識與意願。

  例如,由於海峽兩岸存在政治結構性矛盾,當主流國際社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政府代表整個中國以來,“台獨”分裂勢力一直誣稱“中國打壓臺灣,使得臺灣沒有國際空間”,在臺灣島內與國際社會型塑“仇中”、“敵中”以致“反中”、“台獨”的社會情緒與意識。與此同時,“台獨”分裂勢力一直把中國大陸針對國際反華勢力侵略中國與島內“台獨”勢力分裂中國的飛彈等國防軍事部署,刻意誣衊為危及臺灣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刻意誣衊為“大陸要武力統一臺灣”。

  在大陸經濟起飛之前,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刻意利用兩岸民眾生活水準的差異,以醜化大陸社會制度與發展道路,刻意渲染“中國崩潰論”,並妖魔化中國共產黨;刻意利用兩岸民眾文明水準的差異,以醜化中國共產黨與大陸民眾。而在大陸經濟崛起以及兩岸民眾生活水準、文明水準迅速縮小以來,在兩岸存在政治結構性矛盾的背景下,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又刻意渲染“中國威脅論”,引發臺灣社會出現擔心被大陸吃掉、被統一的“恐中”焦慮感。

  一直以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也刻意利用兩岸之間存在的各種差異性,包括經濟發展水準的差異性、社會政治制度的差異性,唆使臺灣民眾拒絕兩岸統一、謀求臺灣獨立,而無視大陸提出“一國兩制”的善意。民進黨等“台獨”分裂勢力甚至利用香港在實行“一國兩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故意混肴是非,惡意攻擊“一國兩制”,宣稱“今日之香港,明日之臺灣”,刻意唆使臺灣民眾拒絕“一國兩制”,反對兩岸統一,謀求臺灣獨立。

  眾所周知,近年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及民進黨當局還無視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規範而把新冠病毒肺炎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誣稱為“武漢病毒肺炎”,以圖在臺灣社會傳播“仇中”的情緒;甚至把中國大陸基於兩岸同胞之親情而主動提出願意提供防疫物資與醫護救助誣衊為分化臺灣社會,還誣稱經過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中國大陸的新冠疫苗等防疫物資存在所謂安全性問題。“台獨”分裂勢力及民進黨當局的“司馬昭之心”--不希望臺灣民眾體認到大陸當局和民眾的同胞之情--昭然若揭。

  總之,長期以來,島內“台獨”分裂勢力針對中國大陸所進行的上述之類的“大翻譯運動”不勝枚舉。臺灣地區自1996年開啟的7次領導人選舉與立法機關立法委員選舉的結果,以及從過去到現在的若干次民意調查的結果,都顯示“台獨”分裂勢力的上述“大翻譯運動”,在島內輿論體系、教育體系與政治體系的加持下,已經顯著疏離了臺灣民眾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型塑著臺灣民眾的“台獨”分裂意識與意願,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民進黨等“台獨”分裂勢力的“大翻譯運動”型塑的臺灣民意,雖然有助於有助於民進黨等“台獨”分裂勢力贏得當前選舉與執政,但卻正在把海峽兩岸推向日益對抗的狀態甚至最終戰爭的邊緣,直接危及臺灣的安全與發展。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