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

文-陳劍 / 大陸學者

  1978年,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了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這次全會作出兩項最為重要的決定:一是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由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二是發出了“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號召並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工作方針。中國由此開始了向法治國家邁進步伐。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制定了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路線圖、施工圖。總目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其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既是總目標,又是總抓手。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明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要基本建成。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提高党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作出專門部署,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作用更加彰顯。

     中國建設法治國家, 是一個不斷健全完善過程,目前仍在過程中。包括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筆者對改革開放44年建設法治國家的重要觀點進行整理,以加深對法治中國的理解。

  一、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

 資料來源;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二、 從中央到基層,所有黨組織和黨員的活動都不能同國家的憲法、法律相抵觸,都只有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的義務,而沒有任何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資料來源:1986年7月10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全黨必須堅決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通知》。

   三、各級黨委要堅決改變過去那種以黨代政、以言代法、不按法律規定辦事,包攬司法行政事務的習慣和做法。

  資料來源:中共中央於1979年9月9日發出的《關於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中發[1979]64號檔。

    四、各級黨委要保證法律的切實實施,充分發揮司法機關的作用,切實保證人民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使之不受其他行政機關、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資料來源:中共中央於1979年9月 9日發出《關於堅決保證刑法、刑事訴訟法切實實施的指示》(中發[1979]64號檔。

     五、現代法律原則:司法獨立、司法民主、實事求是、人道主義和法律平等。

 資料來源:1980年11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里程碑》。

   六、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

    資料來源:1997年9月,中國共產黨第15次代表大會報告。

    七、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善於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式成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實施,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資料來源:2004年9月19日,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

   九、一個立足中國國情和實際、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黨和人民意志的,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包括 1部憲法、236部法律、690多件行政法規、8500多件地方性法規。

     資料來源:2011年3月1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十、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資料來源:2012年12月4日,領導人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佈施行30周年大會上講話。

    十一、 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和法律尊嚴,就是捍衛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和法律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各級領導幹部都應當帶頭依法辦事,帶頭遵守法律,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始終對憲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

    資料來源:2012年12月4日,領導人在首都各界紀念現行憲法公佈施行30周年大會上講話。

   十二、要把對公共權力的有效監督和制約作為法治建設的核心內容。我國約80%以上的法律、90%以上的法規和規章是由政府負責執行,必須把權力放進法律制度的籠子裡,以法律控制權力、以制度規範權力、以民主監督權力、以道德約束權力,最大限度減少公權力腐敗的機會,最大限度增加公權力腐敗的成本。切實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切實做到“不管涉及什麼人,不論權力大小、職位高低,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嚴懲不貸”,確保法律法規公正實施。

     資料來源:人民政協報,2014-10-30 。

    十三、必須告別人治。法治與人治的對立主要表現為民主與專制、主權在民與主權在君、法律與當權者個人獨斷意志的對立。法治與人治的分界線是:當法律與當權者的個人意志發生衝突時,是法律高於個人意志,還是個人意志淩駕於法律之上,是“人依法”,還是“法依人”。

     資料來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8年11月。

     十四、  通過法治促進資料資訊流動並更好地保護公民個人隱私,通過法治為新技術、新業態提供制度支持,如何通過法治平衡調整社會各方關係,如何通過法治實現創新發展,我國不僅是跟隨者,更應當是引領者。

      資料來源:學習時報, 2019年11月12日。

     十五、“法治中國”之“法治”,是將公權力之制約和私權利之保障作為首要目標,將人民群眾的福祉置於最高位階,旨在實現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生活以法治作為最高準則,並與“人治”劃清界限、具有現代精神的法治,根本上是順應人權保障和國家現代化的需要而實現的法治。對公共權力的有效監督和公民權利的切實保障。

       資料來源:學習時報 2019年11月12日。

十六、法治的根本目的必須是保障人民權利。堅持法治的人民性,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歸根結底必須落腳到對人民權利的有效保障上,更好地實現人權法治保障的根本目的。在現代國家,人權與法治密不可分,人權是法治的終極價值追求,法治是人權保障的制度體系。法治通過確立清晰的權力界限和權利內容,充分反映人民的權利要求,提供有力的人權保障。保護公民基本權利是法治的精髓,只有將保障人權作為首要目標的國家和地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法治。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而法治正是人民主權的制度保障。

資料來源:《法商研究》,2020年第4期。

    十七、通過國家動員,可以迅速調動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基因,因而可迅速減緩疫情的嚴峻程度。這種行為慣性無疑是這種體制的優勢。但人們很少考慮到,由於忽視地方自治,政府主導的力量過於強大而使民間組織的力量難以發揮;公民權利在國家動員期間自然會受到一定限制,如何使這種限制能夠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同時能得到公民的充分理解和配合;政府的許可權需要通過法律授權給予擴充而不是急劇膨脹,並時時能夠受到社會強有力的監督;如何讓為防控疫情所付出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界限而不是十分高昂;等等。要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上述問題無疑是需要回答的。因而,國家動員,如何在尊重公民各項權益的同時,在法治允許的範圍內,盡可能提升程式的正當性和公民的認可程度,盡可能發揮各種自治力量推動國家動員工作的完成,這或許是今後需要關注的問題。

資料來源: 視角新發現,  2020年3月27日。

     十八、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要進一步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依法保障全體公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保障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基本政治權利等各項權利不受侵犯,保證公民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權利得到落實,努力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在依法保障公民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的同時,要積極引導公民既依法維護合法權益,又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做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相一致。

      資料來源:司法部, 2021年11月14日。

   十九、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要完善疫情防控相關立法,加強配套制度建設,完善處罰程式,強化公共安全保障,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要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法律法規,加強風險評估,依法審慎決策,嚴格依法實施防控措施,堅決防止疫情蔓延。

       資料來源:領導人2022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講話。

    二十、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資料來源:領導人2022年2月5日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講話。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