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將摧毀一切霸權

文-符懋濂 / 新加坡學者

《互聯網將摧毀一切霸權》是中國國防大學喬良教授的公開講題。其內 容重點包含:1)互聯網是美國發明的,卻可能摧毀美國霸權;2)霸權的本 質是對資訊的壟斷,而互聯網卻打破資訊壟斷;3) 互聯網“去資訊中心 化”,將資訊 的金字塔“扁平化”,從而解構中心權力;4)互聯網經濟則 產生“去貨幣化”,美元霸權也開始受到挑戰;5)美國以打壓對手(中俄) 來維繫其霸權,不僅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反而加速其霸權主義的沒落;6) 計劃經濟復興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互聯網大資料(Big Data)可以更好地解決 供求問題。

對於以上論述,我與喬教授所見略同,並補充我個人的幾點陋見。 喬良教授的講話,觀點新穎、突出,內容言之有物,雖然簡單扼要,並 不失其獨特、精彩,因為啟發性較強,足以令人深思反省一些大家所忽視的 課題。當然,沿著喬教授的思路,我們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深入論述,或者換

個切入點作拓展性的發揮。 霸權不僅僅來自對各種資訊的掌控(獲得、支配、傳播),而且更重要

的是對資訊的解讀、詮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掌控話語權。在過去,殖民主 義者、帝國主義者都是以佔領殖民地、建立勢力範圍,來實現其經濟、政治、 文化霸權的。但在今日,美國卻僅僅依靠全面掌控世界話語權,就可以悄然 落實了其霸權主義全球戰略。當然,其背後還有強大的美元霸權、科技霸權 與軍事霸權的支撐。

話語權和遊戲規則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前者是目的,後者便是手段。早 在春秋戰國時代,“五霸”與“七雄”幾個大國為了稱霸中原,爭著召開國 際會議(會盟),制定一些遊戲規則。一旦會盟成功,其盟主或霸主的領導 地位便算確立了。如今,儘管過去了二千餘年,大國爭霸與稱霸的政治行為 模式,居然如此相似!例如美國就是借助自身的霸主地位,利用人權、民主、 自由等 所謂“普世價值”,制定了各種各樣的遊戲規則,要求他國遵照而自 身例外。例如:美國每年發佈《世界各國人權狀況報告書》,但美國不在其 中。這是典型“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

喬教授所謂的“一切霸權”,講話內容僅涉及美國的政治霸權與貨幣霸權, 但我個人認為並不局限於此。“一切霸權”應該涵蓋三個領域、兩種層面, 那就是政治領域(含軍事、外交)、經濟(貨幣)領域和文化領域(意識形 態),而兩個層面則是世界(國際)層面與國家(政府)層面。我認為政府 施政如果缺乏民主協商,專橫獨斷,也屬於一種政治霸權,所以同樣受到互 聯網的挑戰——一手遮天的時代畢竟 已經結束了。

至於互聯網如何將摧毀兩種霸權? 霸權的本質既然是對資訊的壟斷、詮 釋,也就是掌控話語權。其具體手段有二,一是收集大量資訊,二是控制主 流媒體。互聯網的出現,不但使得人們在收集、解讀、傳送資訊方面,趨於 機會相對均等,而且更重要的是:網路媒體 、社交媒體方興未艾,人們尤 其是年輕人趨之若鶩。從網路上獲得各種資訊者日益增加,人數早已超過主 流媒體,即便是文章讀者也是如此。可見主流媒體的工具作用已經受到前所 未見的挑戰,當權者的話語權或政治權威自然隨之“大減價”,難以避免! 至於御用文人的作用與價值,恐怕更不值得一提了。

資訊“去中心化”的另一層含義:互聯網帶來了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 領域裡,國際商業中心地位將逐漸減弱,乃至於最終完全消失 ,看來也是很 可能甚至難以避免的。對於依靠區位優勢來發展經濟的小國如新加坡,這點 尤其值得關注。如何應對商業“去中心化” (decentralization)所帶來的沖 擊?人們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更談不上什麼未雨綢繆之對策,因為這 畢竟是未來的、下一代人的問題。

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短板、挫折,最主要原因是無法解決供求矛盾,即 不能更有效地按照市場需求來進行生產。如果互聯網“大資料”(Big Data) 能夠及時提供市場需求的資訊,那麼,生產方的產能、產量過剩或不足問題 豈不可以迎刃而解了?喬教授的這一見解值得重視、關注。眾所周知,資本 主義市場經濟的最大弊端,是週期性經濟危機難以避免,以及對自然資源的 巨大浪費,所以才出現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就當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來 看,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似乎已經或即將終結!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