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vs.國進民退 中共不應向左轉

文-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中國大陸兩會甫結束。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政協農業界、社福和社保界聯組會議時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而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則強調,共同富裕不能搞「殺富濟貧」,「殺富不一定就能濟貧」,最終只會導致「共同貧窮」。

改革開放後,中共對於土地所有權與私有化議題,一方面,在黨內以及學者中一直沒有定論,二方面,城市房價由於土地「無價」,形成房地產缺乏土地的成本會計效益而不斷高漲,以致北京、上海、深圳房價早已超過台北的豪宅,可是一般人民的收入卻遠低於可以購買城市房屋的水平。去年,恆大地產宣布破產,發生巨額呆帳,連鎖效應產生的問題,包括眾多金融機構與老百姓買房的損失,以及尚未公布的其他類似情況,總額必然遠大於目前帳面的數目。這牽涉到土地所有權與政治體制中的思想與結構問題,不易在根本上解決。

另外,阿里巴巴與螞蟻集團創辦人馬雲在二○二○年十月公開批評中國金融監管體制後,不僅被消失數月,其準備在美國紐約證券市場上市的螞蟻金服也遭勒令停止。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當局要求馬雲同意讓政府共享螞蟻集團平台中的消費者資料。甚至傳出中共可能將螞蟻集團部分收歸國有,部分進行分拆。之後,百度與騰訊等私人企業皆表態捐出千億人民幣的天價給國家,以支持共同富裕。

這樣,確實令人產生「共同富裕」與「國進民退」之間的聯想。其實習近平曾否認有國進民退的政策,筆者相信此話的真實性,因為國進民退將造成中國蓬勃的經濟發展冷卻,等於走過去的回頭路。習近平的施政路線應是政治收緊,加強武備,對於民間經濟放寬,並且調整貧富差距,以穩固中共政權以及保持人民基本富裕。但是中國大陸的私人經濟從文革以後才發展四十多年,比起西方國家三、四百年的資本主義經驗,不論是國家稅制、金融市場及創業者能力還皆處於幼稚期,發生種種狀況,本不足為奇,今後慢慢調適,應可度過難關,並且須逐步穩固中國的國營與私人企業的關係與發展模式。

筆者認為,中共欲追求中國社會的共同富裕,是不錯的理想,如此本無國進民退的問題,而係國與民一體,其間並無矛盾。然而,這是一條長遠的道路,並非一蹴可幾,亦非單以宣布政治目標以及動員群眾方式可以達成,仍然需要逐步學習與產生適宜的政治體制與經濟理論及政策,是一個不斷調適的過程。

中共在思想方面應逐漸破除「姓資姓社」的共產黨傳統「左」的矛盾思維與心態,避免干擾經濟自由發展;另一方面,應鼓勵個人與私人企業在創業與發展上,從國內走向世界,具有足夠自由,無後顧之憂。同時中國金融與監管系統應逐步完善公開市場,加強民間投資環境,而國營企業不宜在全球經濟活動上過度競爭,而應做為支持大陸企業在國內外事業發展的後盾,中國企業也應逐步脫離代工模式,產生如西方國家中的眾多具有自主創新與執行能力的大型企業,此為真正「中國夢」的實現。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