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2-03-07 感受俄羅斯經濟的衰落 文-王明遠 因為經常去俄羅斯,很多人都會問起俄羅斯社會發展情況,當我告訴他們,俄羅斯經濟發展遠遠不如中國的時候,人們往往會大吃一驚。大概跟媒體的傾向,以及人們很少去俄羅斯的原因,中國人對俄羅斯真實情況並不很瞭解,還是認為俄羅斯是一個很發達的國家,至少比中國還發達的國家。導致很多人把俄羅斯當成一個強國來崇拜,其實,它早已經是國際競爭中不斷落伍的差生了。本文把我在俄羅斯從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聖彼德堡,從亞庫次克到高加索見到的社會經濟的一般印象介紹一下,不周到之處也請知情者批評指正。 1.基礎設施 要問對俄羅斯經濟的第一印象是什麼,那就是可以用停滯和破敗來形容。整個俄羅斯可以視為一個巨大的蘇聯博物館,除了首都莫斯科和靠近中日韓、外來投資比較多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極少數城市外,俄羅斯多數地方的容貌基本停留在1980年左右的狀態。基本上這40年來,俄羅斯城市沒有增加新的建築,樓房絕大多數是50到70年代建設的缺乏美感的工業化時代建築。由於缺乏維護,這些大樓都已經很破舊。除了一些商業樓和公營機構外,很多居民樓的電梯還是蘇聯時代那種極為狹小的電梯。很多城市運營的電車也還是蘇聯時代就投入使用的,四五十年沒有更換。城市道路也缺乏維護,如果趕上雨天,往往泥濘不堪,道路硬化密度也不太高,不少中小城市非中心地帶的居民區還是土路或砂石路。 總的來說,莫斯科的基礎設施、商業辦公區規模比不上京滬廣深,也比不上杭州武漢重慶成都,頂多趕得上哈爾濱、濟南這種中等省會,莫斯科西部有一片金融城,它的規模也就是重慶江北金融城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一級聯邦行政區的首府的繁華發達城市則普遍不如中國的地級市。 這些現象反映了俄羅斯經濟的深層次問題:由於社會經濟實質沒有增長,城市沒有任何擴張或新的建設;財政的匱乏,意味著沒有錢去維護基礎設施和建築更新。 從這一點上講,俄羅斯是訪問過的歐亞非國家中,最讓人感到絕望的一個。有一次訪問俄羅斯之後,接著進入蒙古,立即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氛圍。蒙古雖然以前比俄羅斯落後,但是現在整個國家是一副朝氣蓬勃、蓄勢待發的狀態,人口快速增長,以礦業為龍頭的經濟也開始騰飛,烏蘭巴托的城市建設都非常新,並且還在不斷建設更先進的。去越南,這個“蘇修”當年東南亞“僕從國”,也是一片充滿活力,讓人感受到希望的熱土。這些國家雖然名義人均GDP不如俄羅斯高,但是你可以看到未來的無限希望,而俄羅斯是一片巨大的死氣沉沉土地,走在一眼望不到邊的衰敗道路上,幾乎看不到經濟增長的希望。 2.工業 從蘇聯時代起,俄羅斯的經濟就以重工業為主,蘇聯解體前是個工業強國,但是我去過的俄羅斯幾十個重要城市,印象中沒有見到過一個現代化工廠。工廠雖然都還在運營生產,從外面看都是又大、又醜、又破,基本都是蘇聯時代的那個模樣,到現在幾十年也沒有改進。這種景象在中國經濟衰退問題最嚴重的東北老工業基地都看不到,更何況東南沿海,但是在俄羅斯卻到處都很普遍。 比如,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新西伯利亞和烏蘭烏德都是很重要的重工業城市,當年這些地方製造的武器令中國心驚膽戰,文革時期 ,每個城市都修防空洞來防備蘇聯入侵。但是,如果今天到這些地方走走,如同進入歷史隧道,典型的破舊版的前現代工業城市的景象。六七十年代,這裡源源不斷製造了大量的武器來威懾中國,中國每個城市都只好挖防空洞來防禦蘇聯隨時可能的入侵,而如今中國公司開始來並購這裡的企業。像西伯利亞森林深處的那些礦業和初級工業為主的城市,衰敗更嚴重。 俄羅斯曾經有那麼多數學、物理和化學天才。但是沒有製造出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品牌,俄羅斯除了賣資源的幾個巨頭外,沒有一家全世界有影響力的公司。如果讓大家想像,我們的生活常用品當中,有哪一樣是俄羅斯製造的?我們耳熟能詳的俄羅斯品牌有哪些?恐怕一個都說不上來。福布斯公佈的全球創新企業100強裡面沒有一家俄羅斯企業,普華永道做的Global Innovation 1000裡面也只有2家俄羅斯公司,俄羅斯企業表現還不如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比利時、巴西、印度。 這根本反映了俄羅斯創新體系、經濟組織體系的全面潰敗。所以,最近讀了微信公眾號上轉發很多的《一個強大的工業體系,為何在短短二十年裡消失得幾近無影無蹤?》感觸很深,這個標題的確很好地總結了俄羅斯工業徹底衰退的現實。反過來說,衡量我們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不是說GDP增長了多少,而是產生了一批在市場上拼殺出來,有全球影響力的公司和品牌,比如華為、騰訊、小米等等,這將是表現一個國家全球影響力的中流砥柱。 就連俄羅斯占傳統優勢的軍工產業也逐漸沒落。先進的軍工必須建立在科技創新和的基礎上,俄羅斯科技和工業的逐漸落後,也意味著很難製造出有競爭力的武器。俄羅斯常規武器的輕型化、智慧化、人性化方面不如中國,中國正在逐漸蠶食俄羅斯的軍火市場, 2020年1月,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年度報告稱,中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世界上第二大武器裝備出口國, 2015至2017年,中國武器出口總額至少541億美元,而俄羅斯才377億美元。不知這個統計是否全面,但是中國的常備武器漸漸超越俄羅斯是趨勢。 3.社會消費 商業一直是俄羅斯經濟的短板,因為蘇聯時代禁止自由市場貿易,國家壟斷著商業,所以,很有意思的是,當年蘇聯時代蓋的居民樓和商業樓第一層都不留門臉房,因為大家不需要臨街商業。俄羅斯的大城市有一些很高端的商場,像紅場旁邊的Gum(相當於大望路的新光天地),賣的都是西方的奢侈品大牌,畢竟俄羅斯也有很多暴發戶,倫敦豪宅的最大客戶群來自俄羅斯。但是,稍微差一點的商場,比如莫斯科四季酒店東側、國家杜馬對過的Modny Sezon(相當於大悅城、凱德MALL),賣的基本就是從北京雅寶路進口的皮草裝飾了。俄羅斯每個城市還有中央市場,大概也是蘇聯時代遺留的產物,中央市場裡面基本都是“動批貨”,這是俄羅斯市場消費的主流產品。聖彼德堡主要商業街涅瓦大街的商店,賣的產品基本也都是義烏小商品。 另一個衡量社會消費的重要指標是汽車、手機這兩個現代社會居民最離不開的物品。俄羅斯的汽車相當一部分(或許接近一半)還是蘇聯時代產的拉達等品牌汽車,跑了二三十年了,車內散發著汽油的味道,但是還不捨得報廢。而大街上的新車,多數是現代、日產、吉利的低端款,大約在人民幣10萬元左右。大街上中高端汽車比例還是不如中國高,不像現在中國,但凡收入高一點的中等家庭都會購買奧迪、雷克薩斯、寶馬這種好轎車。俄羅斯的手機消費也是以小米、華為、OPPO的中低價位機為主,甚至很多廣東的山寨機,莫斯科重要商業街上有很多小米專賣店,小米顯然還是這裡受歡迎的比較高端的商品。 總體的感覺是,俄羅斯社會消費水準不高,大概相當於中國2005年——2010年左右的水準。社會消費頂端是少數歐美大品牌,中高端、中端和低端基本是中國造,中國物美價廉的產品充斥著俄羅斯的社會各個角落。大概中國的低端貨在俄羅斯處於中端位置,中端貨在俄羅斯處於高端位置,俄羅斯的消費整體比中國差一個檔次。 4.收入水準 俄羅斯雖然人均GDP比中國高,但是實際收入比中國低不少。大概莫斯科比較好一點的白領工作,可以拿到8000到10000人民幣的工資,一般的工資則在3000到6000人民幣左右。我諮詢過伏爾加格勒師範大學、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師範大學的老師和留學生,他們說大學老師可以拿4000元人民幣,普通行政人員可以有2000多人民幣的的工資,而中小學教師工資約兩三千。卡爾梅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去企業兼職,每天課後和週末就過去工作,只能領到相當於800人民幣的報酬。所以,俄羅斯人的生活水準是普遍不如中國人的。 在俄羅斯的另外一個感受是,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很不好,大街上到處都是老太太在擺攤賣東西,公營機構也都是老太太在當前台接待,公車上的檢票員也都是老太太。為什麼都是老太太,沒有老頭?可能跟俄羅斯男人酗酒,平均年齡只有53歲有關,在俄羅斯很少見到八九十歲的老頭。 感觸比較深的是,第一次去聖彼德堡是農曆春節期間,天天飄舞著雪花,非常冷、非常潮濕,但是我住的酒店門口幾位老人全天在這裡擺攤,晚上八九點還不回家,賣的東西不過是松子、果仁、糖之類的簡單初級產品,相信獲利也不多。在城市的中央市場,也有很多老年人賣菜、賣水果。這種情形,在中國基本看不到,在其他國家也很少見。 5.科教 說起經濟,還想談到科技。因為現在的經濟跟科技越來越不分,科技發達活躍程度反映了經濟的發達活躍程度。我曾經專門去過有俄羅斯矽谷之稱的新西伯利亞科學城參觀,科學城位於城市南郊、鄂畢河畔,環境非常優美。新西伯利亞科學城始建於1957年,面積達50平方公里,聚集了320多個科研機構和5萬多名科研人員,不僅是俄羅斯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城。從它現在呈現出的景象來看,矽谷在80年代起飛之前,規模和科研力量上很可能是不如新西伯利亞科學城的。進入21世紀之前,北京海澱科教區比這裡更是小巫見大巫,到1998年中國的領導人還來這裡考察取經。 但是就像俄羅斯的工業區一樣,科學城也是一片破落的景象。除了新西伯利亞國立科技大學理科樓外,偌大的科學城沒有一棟現代化建築。赫赫有名的幾個科研院所大樓,比如核子物理研究所,都還是七八十年代粗糙簡單的建築。這突出反映了一方面經費不足,另一方面則是俄羅斯的科技體系缺乏社會轉化機制,沒有市場性收入,還是老一套官辦官養、關起門來搞科研的思路。據瞭解這裡科研人員平均工資僅3000人民幣左右,科研人員紛紛離開到海外,或者莫斯科、聖彼德堡外企工作,科研人員總量已經從鼎盛時期的5萬下降到3萬。 2018年,俄羅斯科研經費是586億美元,而中國是4748億美元。2000年到2014年期間,俄羅斯SCI論文發表量排名第15,跟臺灣、巴西差不多,數量相當於中國的五分之一。Nature影響因數前100的機構中,中國有19家,而俄羅斯僅有1家(俄羅斯科學院,排名第55)。這些都反映了俄羅斯科技的全面衰落,背後則是經濟創新力、活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看到俄羅斯這麼多衰敗的景象,人們不禁都會疑問:俄羅斯的資源這麼豐富,人們受教育水準也高,怎麼可以持續長達近半個世紀的衰敗?(這也算創下了近現代史上大國經濟衰退週期的紀錄了。)如果放在整個東歐國家衰退和轉型的比較中看,我們就可以找到清晰的答案。 從70年代末,蘇聯和東歐八國都紛紛陷入經濟停滯狀態,其實蘇聯因為有資源,在當時情況還不是最差的,波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都要比它嚴重得多。蘇東劇變後,蘇聯和東歐八國都開始了經濟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為主軸的改革,經濟上不約而同都採取了快速私有化的“休克”療法,在改革初期,都經歷了經濟的劇烈衰退和政治的動盪。 但是俄羅斯和中東歐的歷史分水嶺出現在2000年。此後,中東歐國家基本還是沿著建設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這個道路上前進,改革漸進佳境,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除了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等少數國家,基本都邁入發達國家門檻,斯洛維尼亞人均GDP達到2.6萬美元,捷克人均GDP2.3萬美元,波蘭、克羅埃西亞、匈牙利也在1.5萬美元左右。得益於有效的經濟政治改革,2000年以來,波蘭、捷克等國的平均增長率保持在4%以上,甚至成為歐洲經濟的重要發動機。 俄羅斯在經歷了改革混亂和動盪後,到90年代末,私有化經濟和議會政治已經初見雛形,但是進入新千年後,這種改革並沒有持續下去,走向了一條中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不同發展道路,而是向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和控制,以及政治上的權威主義和強人政治回歸。這條道路初期,由於國際油價上漲,還算過得去,但是隨著2008年後油價下跌以及全球性金融危機等原因,俄羅斯和東歐的差距越來越大,俄羅斯不改革、改革不徹底的問題再一次暴露。 所以總體上看,俄羅斯經濟的繼續衰落還是沒有徹底走出蘇聯模式所致。權威主義盛行、政商寡頭壟斷權力和經濟資源,俄羅斯沒有建立起一個開放的、多元的、與國際接軌的市場體系,也沒有建立起開放有活力的社會結構——俄羅斯雖然有一套民主政治的架子,但是其社會開放活躍程度不如中國——俄羅斯依舊是沒有蘇共的蘇聯,至少還是半個蘇聯。 這種經濟社會結構導致,整個國家沒有土壤去進行現有產業的技術更新,或者發展新興產業——雖然俄羅斯也很重視互聯網和區塊鏈,但是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因為沒有有活力的市場主體去推動做這些事情——俄羅斯企業缺乏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因為影響企業發展的並不是科技,而是能否攀上政商關係。俄羅斯經濟越來越惰性地去依賴開採資源,俄羅斯出口結構中,燃料和礦物產品比重從蘇聯解體初的50%上下,增加到去年的70%上下,而工業品占比從30%多將至不足20%,俄羅斯除了能源和礦產加工呈現粗放型增長外,其他多數行業發展都活力不足。 從整個蘇聯東歐轉型基本也可以看出,經濟市場化程度和社會開放自由程度越高,其經濟發展程度越好,波蘭、捷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和波羅的海三國是這方面的典型,反面的典型則是俄羅斯、土庫曼、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不僅經濟長期低迷不振,社會潰敗也加劇。 1988年,著名的蘇聯研究專家陸南泉編寫了一本《蘇聯國民經濟發展七十周年》,結尾討論部分,作者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中國經濟很有可能50年後就超越蘇聯。當時蘇聯的經濟,比起中國來真是又先進又龐大,但是僅僅30年後,俄羅斯GDP已經不如中國的一個廣東省,即使加上蘇聯其他十五個加盟共和國,GDP總量也不過中國五分之一。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巨大變化,原因何在?根本一條還是,中國一直在虛心、堅定地進行經濟改革,而俄羅斯改改停停,走三步退兩步,從財大氣粗的老大哥淪為窮鄰居就難免了——印證了那句話:“歷史是混不過去的”。 Related Topics 王明遠 文章導覽 < 沒收私人財產,鼓勵言論舉報,連癌症病人都制裁,美國你以前可不是這麼說的蘇聯有這麼對中國不起嗎? > You Might Also Like 美國的小院高牆還能再擴大嗎? 法務部檢察官綁在一起司法能清嗎? 天才的執政當局能源政策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