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乞龜」:來高雄「拉大龜王,祈大福氣」

文-張家麟/真理大學教授

台澎金馬各廟宇的「乞龜」由來已久,高雄意誠堂的「拉大龜王」則屬少見。

事實上,華人好龜,在全球各宗教、民族中少見。它是受道教、儒教的影響;龜為兩教的共同聖獸,卻有不同的意涵。

以道教來看,28星宿信仰轉化為「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聖獸。

其中,玄武之神,既是星神,也龜蛇合體之神。祂高掛北方天空中的七顆星,轉化成為腳踩龜、蛇的人型北極玄天上帝。此龜蛇聖獸具有護衛子民,保護社稷、朝廷、國家之功能。

廟宇的「乞龜」少有「護衛」之意;此隻「烏龜」反而多具「福壽」之功;比較接近儒教的祥龜。

在孔廟神殿,亦常見麒麟、鳳凰、龍、龜四聖獸。其中,「麒麟」腳踩「琴、棋、書、畫」的畫像、石雕,代表飽讀詩書的儒者。亦可見「有鳳來儀」、「飛龍呈祥」的剪粘貼在廟宇正殿西施脊上,象徵帶來吉祥平安。另外,於泮池內常可見到「烏龜」,用它來代表長壽、福氣。

為了「祈福求壽」,祖先發明在廟宇「乞龜」、「博龜」儀式。大部分廟宇擇在元宵佳節,亦有選在神明聖誕時,辦理此活動。讓信徒來廟擲筊「乞龜」,換得來年福、祿、壽、喜、樂臨身,自己的公司、事業宏圖大展。

然而,放眼全台將此民俗宗教轉換為文創行銷,就屬高雄意誠堂最為成功。廟方洪榮豊主委宣稱,在恩主公的聖示下,將元宵佳節前夕50餘年來的「乞龜」,10年來的「拉大龜王」,加以轉型創新。

成為「信徒拉龜、擲筊博龜祈福」、「元宵觀光嘉年華會」、「大龜王白米濟世助貧」的三合一節慶;形同傳統、創新融合的宗教文創範例。常博得全國新聞版面青睞,也成為該廟的年例。

在傳承宗教民俗傳統部分:

首先,為龜行開光儀式。

委請堂內的正鸞手林茂伸法師,擇吉日為「大龜王」及數百隻大大小小、不同規格的「金龜」,請神降旨,用朱砂筆逐一開光點眼,讓它們成為具靈力的「神龜」。其慎重地行禮如儀,在其他廟宇少見。

其次,延續孔教視龜為「吉祥、福氣」神獸的本質。

本廟從1950年代以來的傳統習俗,在每年元宵佳節前夕,讓信眾來廟賞龜。另外,信徒也可自由參與乞龜。以擲筊聖杯最多者,博得其屬意的福龜回家,祈求祂帶來財祿、功名。

在開展宗教民俗文創部分:

本廟巨大神龜,「俗又有力」,足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廟方依照傳統習俗乞龜;在2017年起,廟方突發創意,每年製作全球首屈一指、重達20公噸白米的「大龜王」。從此吸睛,放眼全國各寺廟乞龜,無龜可以出其右。

再者,以白米作巨大神龜。廟方為避免傳統「鳳片糕」、「糯米糕」製作的龜王易於腐敗,或乏人問津。

鼓勵信眾踴躍捐輸,每年皆募得一袋5公斤的白米約達3千餘袋。不足4000袋(20公噸)的數量,由廟方承擔。形同「廟方、信徒」協力製作,絕無僅有、具靈力、有善行、有愛心的「大龜王」。

第三,讓市民、信眾拉大龜,感染新年福氣。

廟方提出人人皆可參與,「用最大的力氣拉大龜王,祈求新年最多的福氣」。再將之裝置在大型托板連結車上,於高雄市區白日踩街嘉年華,晚間加上燈光秀遶境,將福氣、歡樂的氣氛散發在市民心中、帶入宅內。

第四,將傳統大小不一的米龜,改成黃金、紙鈔、銅幣製成數百隻的「三元及第」、「五福財氣」、「五子登科」、「綜合」、「金錢」龜,讓信徒義購請回自宅。

再將傳統擲筊乞「糯米」、「沙其瑪」、「鳳梨酥」龜,轉化為乞亮麗的「金龜王」、「金雞王」、「金關帝王」、「金元寶」及「大龜王帽」。信徒先行初賽,入選者決賽;由擲最多聖杯者勝出,帶回家裏供奉、擺飾。

最後,廟方發揮恩主公濟世救人之能。

將20公噸白米的「大龜王」,全數布施給高雄地區的「一、二、三級」貧戶及社會福利機構。希望大龜王的福氣,進入貧窮人家,使其慢慢地脱貧致富;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將傳統民俗與現代元素、廟方創意,結合在一起。把廟內「乞龜」,轉化為廟外「拉大龜王」、繞境「嘉年華會」。也把信徒個人「乞龜祈福」,增加為分享「布施大龜王」白米給貧戶。

高雄意誠堂廟方奉恩主公之名,在每年元宵佳節前夕,行乞龜之儀、拉大龜王之行的文創。此行徑,既帶來本地的歡樂、吉祥,也分享眾善男信女的愛心、善行。

使得恩主公濟世之傳統,更貼近寶島台灣的人心、地氣。祂與時俱進,也行銷了本廟!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