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2021-12-20 《民主峰會》可能會是個改變國際秩序的烽火會 文-郭賢源/大陸學者專家 上周,拜登宣導的“民主峰會”,如期在美國舉行,這場很有爭議性話題的會議,無論是召開前還是召開後,都引起了很大的國際關注,讚美者和斥責者都發揮了想像,誠如梁任公在《李鴻章傳》緒言中所言,“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俄國、伊朗、古巴、朝鮮等都表達了自己的憂慮看法。 拋開個人的政治態度來看,我對此次“民主峰會”的看法,可能是第三種的理解,也就是拜登及其政府推動的這次“民主峰會”,它很可能會改寫美國歷史,改變美國的外交政策,也會引來國際秩序的變化,是一次“烽火”會議。 說到“烽火”,中國人自然就會聯想到很熟悉的“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話說西周的周幽王為了博取愛妃褒姒的開心,假傳消息,在烽火臺上點了一把火,引來各地諸侯前來“勤王”,當諸侯到達以後,發現周天子並沒有受到外地侵略,根本不需要救駕,各地諸侯於是感到自己被戲耍了。而褒姒看到這一場面,開心地笑了。後來,周幽王如法炮製了幾次,諸侯們被耍了幾次後,就不再相信烽火了,等到後來真正的危機來,周幽王就根本叫不到各地諸侯了。肯千金買一笑,這是周幽王的經典愛情故事,於是乎,就有多情女子說到,“鐵打的東周列國,流水似的青梅竹馬”。 當然,周幽王的“烽火”,與這次美國拜登舉辦的“民主峰會”放在一起,是不是很合適?有的人可能會感到興趣,有的人則會認為牽強。如果我們把美國的外交路線與美國的全球戰略聯繫起來,那麼,拜登宣導的“民主峰會”就很可能是第一把“烽火”,貫徹執行下去,國際局勢很有可能重複一戰前歐洲的兩個陣營,或是二戰後的兩大格局。 “民主峰會”是捍衛自由世界的價值,是積極的應對行為,它是1990年代“冷戰”結束後的一個新戰略舉措。應該說,在“冷戰”後,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西方社會已經步入到一個“暖風熏得遊人醉”的環境,人們習慣了歌舞昇平的生活,早已經忘記了這之前的艱難歷史,特別是歷史上的那些為權利和自由而奮鬥的歷史。當新的威脅來臨時,美國與西方顯然沒有了過去並肩作戰的熱情,而是各自顧著各自的事,人們只想著過自己的安逸生活。所以,拜登的峰會,從某種角度上說,他是想學習羅斯福總統,意在警示美國人和歐洲人,應該早點醒過來,一起再次攜手,以應對新的變化。 正因為如此,拜登舉辦的這次峰會,它明顯地帶有對抗性的表示,就是告訴國際社會,當今世界將要發生分化,各國必須進行“對號入座”,形成兩大對立的陣營,即拜登及其政府所理解的“民主世界”和“非民主世界”。這樣一來,世界秩序就勢必要發生一些激烈的變化,如同一戰之前在歐洲所形成的兩個對立集團——協約國與同盟國,也像二戰後美國與蘇俄所進行的陣營劃分。但是,熟悉歷史的人是清楚的,一戰之前歐洲的兩大陣營,與二戰後的美蘇對抗,對世界秩序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對抗雙方的陣營都試圖去贏得勝利,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兩次的結果都是英美體系獲得最後的成功。 拜登主動去挑起國際秩序的“烽火”,這到底是戲諸侯,還是戲美國,我認為目前還不好輕易下結論,得慢慢看,由時間來決定,也由以後的政治家們去實施。但是,拜登舉辦的這個“烽火”性國際會議,它其實是要改變美國外交路線的。我們是知道的,冷戰結束和蘇俄解體後,美國是當今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它在全球維持著均勢政策,以穩定冷戰後的國際秩序,正如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一書中所指出的那樣,美國需要在歐亞大陸維持均勢,防止俄國、伊朗等勢力結盟,以達到美國的全球均勢戰略。應該說,美國在“冷戰”後推行的全球均勢,與歷史上英國在歐洲大陸長期推行的“大陸均勢”有著一脈相承。 然而,拜登現在主動挑起的這個“烽火”,它非常明顯地是在扭轉美國的“均勢”外交政策,也是把美國獨大的地位主動地放小,並主動地推動對手們組織起來並形成一個陣營,這就嚴重地違背了“冷戰”後美國的外交政策與戰略。拜登的這個舉動,結果會如何,我們的確不可知,它是否會被美國主要的智庫反思也不得而知。只是,“合縱”的旗幟已經張開了,那就必定要有結果,烽火要持續多久,劇情會怎麼發展,沒有人清楚。 Related Topics 郭賢源 文章導覽 < 見面四個不同意 埋五大隱憂 > You Might Also Like 「開第一槍」大陸戰略的重大轉折 大陸的共產黨員倒底是什麼碗糕? 美國是可以信賴的朋友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