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 / 2022-02-21 北京冬奧會十大關鍵字 文-陳劍/大陸學者 作者簡介】陳劍,資深奧運專家,從事奧運研究21年。京張冬奧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奧運報告十部,專著一部,發表奧運論文數十篇。先後主持北京市政府、北京奧組委、北京冬奧申委、中日韓三國秘書處等部門委託的奧運研究課題十多部。在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先後接受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參考報,《前線》雜誌,中國社會科學網站等十多家媒體的約稿和採訪。 2022年晚上9:45,北京冬奧會閉幕式結束。16天北京冬奧會由此劃上了句號。16天的冬奧會,背後是6年多的籌辦,筆者給出了十大關鍵字。 一、開幕式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其簡約和大氣,精彩和創意,以及體現出的科技創新氣息,使這屆冬奧會開幕式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徵而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2015年上半年,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之際,筆者就提出舉辦一屆常態冬奧會的建議。而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較為充分體現出這屆冬奧會的常態特徵。 ——這是首場沒有藝術家和明星參與的開幕式;沒有任何專業歌手、舞者和演員的開幕式;這是完全由來自北京和河北的學生、市民完成整場演出的開幕式。特別是由44名河北阜平縣的山裡娃組成的馬蘭花合唱團表演的無伴奏的希臘語奧林匹克聖歌《奧林匹克頌》,獲得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點贊。2008年北京奧運會,歌唱家劉歡和鋼琴家郎朗是15000名表演者中的大明星。但此次冬奧會開幕式,3000名學生和市民成為志願表演者。一切都在普通人的努力下實現了。 ——這是一場簡約的開幕式。與14年前北京奧運會相比,2022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談不上盛大。表演人數只有14年前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五分之一。但東道主完成了他們的主要使命。開幕式的慶祝活動,包括必需的議程在內。縮短到只有兩個小時。時間緊湊,大氣磅礴,十分符合簡約的要求。 ——這是一場精彩的開幕式。本屆冬奧會開幕式科技感十足,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創意新穎,開幕式融入人工智慧、即時運動捕捉等大量科技元素,壯觀的舞蹈設計以及舞臺視覺效果令人震撼。特別是600位孩子腳下的雪花,這是人工智慧和運動感測器技術在大型舞臺上的首秀。背後凝聚了冬奧專項工程團隊精心設計,將一個個高難度創意、一張張平面圖紙,一個個高尖技術轉化到舞臺。 開幕式最後一個接力火炬作為點火火炬,讓人們眼前一亮,展示出一個低碳、環保、可持續這些國際奧會要求的關鍵字。同時也寓意,在雪花中點燃的聖火,代表著即使嚴冬酷寒,聖火和希望也會生生不息,永不磨滅。 普京參會 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在一個較為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舉辦的。在中美博弈的國際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一些國家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不派政府官員出席。在此情況下,中國展開了一場“冬奧外交”,傳遞團結合作強音。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在這樣背景下出席了北京冬奧會。 2014年,中國最高領導人出席了索契冬奧會開幕式;普京的出席,既是中俄戰略合作的內容,也是對中國領導人出席索契冬奧會的回報。普京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專訪中表示,俄中關係是在平等和非意識形態化的基礎上獲得發展的。這一說法意味著,沒有共同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念的中俄兩國,卻在反制美歐方面找到了共同點。 在普京出席北京冬奧會之行不足10小時內,2月4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訪問期間,雙方有關部門和企業簽署了包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遠東天然氣購銷協定》15項協定。應當說,普京中國之行收穫滿滿。 與中國領導人出席索契冬奧會略有不同的是,2019年12月9日,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對俄羅斯的做出最終處罰:禁止俄羅斯該日起至未來4年不能夠參與任何國際賽事。但能夠證明自己“清白”的俄羅斯運動員,可以以中立身份參賽。但不能使用俄羅斯國旗和俄羅斯國歌。北京冬奧會的舉辦,正是在俄羅斯禁賽時間之內。既然俄羅斯不能夠以國家身份參與北京冬奧會,那麼,俄羅斯國家領導人出席北京冬奧會就遇到尷尬,究竟是以國家領導人身份出席還是其他身份出席,無疑引人關注。人們知道的情形是,當天晚上國際奧會對全球電視直播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沒有出現普京的形象。但普京確實出席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與2008年夏季奧運會類似的是,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普京出席開幕式之後連夜返回。當日,俄軍5萬大軍猛攻屬於格魯吉亞的南奧塞梯的格軍,俄格戰爭爆發。14年之後,普京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之後連夜返回。中國舉辦冬奧會期間,俄羅斯與烏克蘭邊界劍拔弩張,全球關注。2022年2月17日,烏克蘭東部爆發衝突。這一衝突違背了2021年12月2日,第76屆聯大協商一致通過北京冬奧會奧林匹克休戰決議。這份決議敦促各國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7天至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後7天遵守奧林匹克休戰並停止敵對行動,這一決議得到聯合國大會173:20通過。 谷愛淩 2022冬奧會最引人注目的運動員是代表中國征戰冬奧會的谷愛淩。這不僅因為她成績出眾,還因為她的身份,在中美間引發爭論和關注。 2月18日上午,谷愛淩在張家口賽區雲頂滑雪公園獲得了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冠軍。至此,她的首次冬奧會之旅最終成績定格在2金1銀。 中國軍團獲得的15塊獎牌,她一人貢獻了五分之一。 本屆冬奧會開始之前,外界對谷愛淩並不熟悉,只有滑雪領域的人對她比較瞭解。在賽前谷愛淩決定征戰自由式滑雪3個專案時,普遍觀點都認為她的U型場地技巧比較穩,坡面障礙技巧次之,大跳臺奪冠希望很小。但沒想到第一項大跳臺,谷愛淩就用一個從未使用過的1620一舉奪冠;而在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中,在訓練時間不足的情況下,她憑藉最後一搏拿到銀牌;最後的U型場地技巧,谷愛淩更是從資格賽到決賽全程穩定發揮,以絕對優勢拿到金牌。谷愛淩的天賦不用質疑。 谷愛淩(Gu Ailing Eileen),2003年9月3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法蘭西斯科。她在加利福尼亞州太浩湖(Lake Tahoe)的天然雪坡上學會滑雪,而她在北京冬奧會上則是代表中國。北京冬奧會,正值中美關係處於敏感時期,谷愛淩由此成為中美兩國十分關注的人物,中美兩國各方人士對她評價不一。實際上,谷愛淩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優異表現,本來就體現了國際交流的成果,中美兩國都應該為谷愛淩感到驕傲。筆者認為,還是少一些狹隘的聲音,多一些由衷喝彩為好。谷愛淩自身表現,無論是比賽現場還是媒體關注,年僅18歲的谷愛淩處理得成熟穩重。 谷愛淩的國籍問題也引發爭議。她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還是兩者兼任?從她的故事看,谷愛淩大概率是既有美國國籍,同時也有中國國籍。雙重國籍,在美國沒有問題,在中國確實是一個問題。如何破解,筆者的建議是實行雙重國籍。十年前,2012年5月,筆者在《中國改革》雜誌刊發了“中國改革十建議書”的文章。其中第三條建議是“出臺新政吸引國際人才 ”。這條建議具體內容是,實行雙重國籍,有利於吸引國際人才。 十年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崛起,需要吸引諸多國際人才為中國發展服務。實行雙重國籍,就是順應了這一歷史需要,而谷愛淩國籍引發的爭議,或許成為推動雙重國籍的催化劑。 4、科技創新 百年奧運發展史上,每一屆奧運會,無論是夏季奧運會,還是冬季奧運會,都有一些新科技展示在奧運會賽場。百年奧運發展史,就是一部百年科技創新史。 北京冬奧會在科技創新方面給人們印象深刻。本屆冬奧會很好地運用了人工智慧、視覺技術、5G和大資料等高科技手段,安排部署了80個科研項目,共212項技術在北京冬奧會上落地應用。各項科技相繼登場,包括在開幕式、閉幕式以及賽場,食宿等地。尤其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使用的轉播和通信技術給人印象深刻。這些技術為北京冬奧會全球順利轉播創造了條件,並為未來賽事轉播提供堅實基礎,此外,運動員們乘坐的高鐵列車,達到217英里/小時(349公里/小時)。這條高鐵不僅是中國現代化科技的縮影,還幫助冬奧會參與者在3個賽區之間高效安全地通勤。 本屆冬奧會,圍繞辦賽、參賽、觀賽、安全、示範五大板塊方面展示科研創新。例如辦賽,主要是圍繞場館建設、氣象預報、火炬研製、開閉幕式、運行指揮、碳中和等方面部署任務,通過對場館智慧化改造、氫能火炬傳遞、開閉幕式中的科技展示體現科技創新。而觀賽過程中,通過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等提升觀賽體驗。為保證冬奧會各項安全,圍繞奧運場館運維管理、設備運行、食品安全、醫療保障、疫情研判和防控等方面部署任務,重點解決冬奧會安全監測預警、運動健康保障、環境風險評價等技術和裝備問題。 閉環管理 與2021年舉辦的東京奧運會類似,北京冬奧會也面臨嚴峻的疫情挑戰。但中國防疫政策科學周密,嚴格務實,入境相關手續辦理,順利便捷。嚴格周密部署安排,確保了運動員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 北京冬奧會制定了《疫情防控手冊》,實行閉環管理,有效實踐了運行分區、註冊分區、防疫分區的融合,實現“分區不重疊、流線不交叉、介面嚴管控、人員不跨區”,並堅持以運動員為中心,落實核酸檢測、場館消殺、環內交通等一系列措施,確保運動員參賽安全。通過打造閉環管理,防疫措施科學嚴格,努力避免疫情傳播。每天早上,人們離開酒店時,都要進行核酸檢測,在工作區嚴禁摘下口罩,所有場館都定期進行消毒閉環管理非常成功,差不多是0.01%的陽性率,可以說是全地球(整顆星球)當中最安全的地方,或者最起碼也是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國際奧會主席巴赫說:“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果。大家想一想,我們在場的所有人在閉環內,感到非常安全,而且非常舒適。” 北京冬奧會應對新冠病毒的措施嚴格。在媒體工作間和餐廳,每個座位都設立了透明擋板,防止交叉傳染,最大限度保障人員安全。記者需要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才能參加各種活動。主媒體中心設立了集中的核酸檢測點,為人員檢測提供極大便利。巴赫強調,此次北京冬奧會已經向全球傳達出一則資訊,只要大家遵守團結的精神,如果人人都作出貢獻,那麼就可以舉辦一次盛大的賽事。 6、可持續 可持續是北京冬奧會辦會的基本遵循,也是北京冬奧會的特色和亮點。北京冬奧會在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社會責任指南”三個國際標準進行整合,建立了北京冬奧組委可持續管理體系,利用這一體系,對主要場館、50多個業務領域的可持續工作進行有效管理。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北京冬奧會打造生態賽區。針對雪上專案主要分佈在山區的情況,採取措施從設計源頭減少對環境的影響。規劃設計前進行了植物本底調查,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從避讓、減緩、重建、補償等方面確定了保護措施。 充分利用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低碳場館,所有場館都達到了綠色建築標準,4個冰上場館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建成超過5萬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範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賽時全部場館常規能源100%使用綠電。構建低碳交通體系,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在賽時車輛中占比超過八成。在此基礎上,積極拓展碳補償管道,北京和張家口兩地政府將林業碳匯捐贈北京冬奧會,多家合作夥伴也為北京冬奧會贊助了碳中和產品,通過這些措施,北京冬奧會全面實現了碳中和。 谷愛淩大放異彩的在本屆冬奧會上首次使用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在空中翻轉的運動員們身後,矗立著露出水泥表面的巨大冷卻塔。首鋼滑雪大跳臺位於北京市中心以西大約20公里處,興建在首鋼集團的工廠舊址上。首鋼滑雪大跳臺,體現的是中國踐行可持續發展和節儉辦奧的理念。 七、奧運精神 奧林匹克自誕生以來,就以團結、友誼、公平為宗旨,宣導全世界和平共處,有91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2022年北京冬奧會,無疑是一屆團結友誼的頌歌。 ——友誼。2月14日下午8時許,中國運動員徐夢桃以一個近乎完美的動作,贏得了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項目的金牌。徐贏得金牌後,美國選手阿什利·考德威爾(Ashley Caldwell)跑向徐,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並對徐說:“我真為你感到驕傲!”這超越了政治、國家、種族的美麗一幕,也瞬間感動了許多中外線民。體育才能讓人們走到一起,而不是政治和其他的東西。“這才是奧運精神”。 類似一幕也出現在2月16日晚上。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 衛冕冠軍、烏克蘭選手阿布拉緬科獲得銀牌後,他被銅牌得主——俄羅斯奧會隊的伊利亞·布羅夫從身後緊緊抱住。4年前平昌冬奧會,兩人共同站上最高領獎臺合影被媒體傳播世界。但四年後背景有一些不同。北京冬奧會舉辦期間,俄烏邊境劍拔弩張,陰霾籠罩。但2位運動員可沒有顧及那麼多。在確認得到獎牌以後,阿布拉緬科和布羅夫抱在一起慶祝。按照布羅夫話說,“我不在乎他的國籍。” ——重在參與。在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U型場地技巧資格賽中,帶傷出戰的中國小將高弘博因腳踝骨折只能做一些基礎動作,最終拿到15分。雖然分數全場最低,但他笑得燦爛。人們在為獲得獎牌運動員歡呼雀躍的同時,也為運動員挑戰自我永不放棄的精神感染。49歲的“速滑大媽”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德國速度滑冰選手)因在北京冬奧會速滑女子3000米比賽中成績墊底,但她卻像勝利者一般,迎接屬於自己的榮耀時刻。她是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女子冬奧選手,八次出戰冬奧,總共獲得5金2銀2銅。出征即勝利。佩希施泰因說:“重要的是我來到了這裡,滑到了終點。” ——堅持。41歲的法國高山滑雪選手約翰·克拉雷用銀牌詮釋了堅持的意義。前三次征戰冬奧,克拉雷的最好成績是平昌的男子滑降第18名。這一次,北京冬奧會,克拉雷成為冬奧史上年齡最大的高山滑雪獎牌獲得者。冬奧會五朝元老、荷蘭速滑名將、35歲的伊琳·伍斯特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況下力壓眾將,以打破奧運紀錄的強勢表現,衛冕速度滑冰女子1500米金牌。31歲的中國自由式滑雪選手徐夢桃歷經12年的漫長等待,終於在“家門口的賽場” 拿到了夢寐以求的金牌,實現了中國女子空中技巧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因熱愛而堅持,因夢想而堅定。 8、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是歷屆奧運會奮鬥目標。北京冬奧會在公平公正方面的特色和亮點是,為了創造公平公正的比賽環境,在比賽場地更多使用了高科技手段,通過科技創新,展示每一個比賽細節,讓比賽更為公平公正。 以制冰技術為例,使用不同種類的製冷劑對環境等造成的破壞也不同。目前,二氧化碳制冰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無毒無害,安全性高,尤其能讓整個冰面的溫度非常均勻,維護起來相當方便,不會出現率先滑行的運動員對冰面造成一定的損壞後,使後出場的運動員遭遇不利,這也就是二氧化碳制冰技術為公平公正提供了保障。 為保障公平公正,北京冬奧會安置了奧運會歷史上最強大的監控攝像頭系統。這包括,比賽場地上應用的“獵豹”攝像頭,能以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運行,確保運動員的精彩衝刺場面一覽無遺。 獵豹攝像系統也起到了監控運動員違規動作的效果。但要能夠抓住違規證據,普通攝像系統很難做到。為此,北京冬奧會為速滑比賽研發了冬奧會歷史上最強大的攝像頭系統,也就是飛貓系統。飛貓系統是40台4k超高清攝影機組成陣列,再加上3台8KVR攝像頭全場環繞,組成了360度無死角的攝像系統。這43台攝像機所捕捉的畫面,經演算法修正組合後,可以形成整個短道速滑比賽實況的3D圖像。也就是說,可以從任意角度,觀看任意時間點的比賽現場。也可以讓裁判不錯過任何一個違規的鏡頭。2月5日,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中,各國參賽選手之間多次出現碰撞和意外,關鍵時刻超高速攝像機可立了大功,還原了整個過程。通過仔細查看每個比賽細節,力爭讓比賽變得更乾淨。 本次冬奧會,在採用傳統的人工裁判判罰基礎上,使用先進技術,可以避免受天氣、雪象、光線、位置角度的不同影響而得出不盡客觀的評分。在技術革新時代,基於數位化和3D的AI裁判,可以克服高強光的複雜因素,全程捕捉在空中停留時間極短的運動員動作,通過運動序列預測,做出目標檢測、目標跟蹤和目標識別,並且可以反復重播,讓評分更為客觀和準確,讓比賽更公平、公正。例如,中國運動員任子威被他國運動員用手拉扯,這是很明顯的嚴重違規行為。誰先動的手,誰先進行的拉扯行為,攝像機鏡頭下一目了然,毫無歧義。 9、中國軍團 北京冬奧會,中國隊不僅首次實現了15個分項的全項目參賽,而且取得了9枚金牌、4枚銀牌和2枚銅牌的成績,在金牌榜位置僅次於挪威(16)和德國(12),位居前三位。 相比夏季專案,中國冬季專案起點低、水準差。從1980年第一次參加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辦的冬奧會,至今44年。從楊揚獲得冬奧會第一塊金牌到現在,不過20年時間。除2010年第21屆溫哥華冬奧會獲得並列第七外,中國隊大多在獎牌榜十幾名開外徘徊。借著北京冬奧會的舉辦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的實現,中國軍團在2022年這個冬季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北京冬奧會是歷屆冬奧會成績最好的一屆。此次冬奧會顯示出一個重大變化:從1980年中國冰雪健兒第一次參加冬奧會以來,一直存在著的“冰強雪弱”格局被徹底打破了,中國雪上專案大踏步前進,而中國冰上專案保持了原有的進步節奏。對中國隊冬奧會獎牌榜進行分析會發現:在9塊金牌中,5塊來自雪上項目,4塊來自冰上專案;在4塊銀牌中,3塊來自雪上專案,1塊來自冰上專案;在兩塊銅牌中,雪上項目與冰上項目平分秋色。中國冰雪運動終於實現了長久以來的一個戰略目標,冰上專案與雪上項目雙輪驅動。 短道速滑專案,一直是中國軍團的強項。此次混合接力2000米,由武大靖、任子威兩名男隊員和范可新、曲春雨、張雨婷三名女隊員組成。最終的冠軍也讓中國隊獲得,中國冬奧冠軍行列中,一下增加了四名隊員。 中國最年輕金牌得主的是蘇翊鳴。2月15日他奪得單板滑雪大跳臺時,離18周歲還有3天。1金1銀成績,讓蘇翊鳴“一鳴驚人”! 中國軍團年齡最大的冠軍獲得者是徐夢桃和齊廣璞,今年都是31歲。倆位從2010年參加溫哥華冬奧會開始,到今年北京冬奧會,都是冬奧會四朝元老。堅持不懈,終有回報,也都獲得了冠軍獎牌。 中國速滑奪得的第一塊冬奧會金牌的是高亭宇。這位在賽前並不被看好、且賽前一天又受傷情況下,在男子500米比賽中虎口拔牙,出人意料地奪得了冠軍。 中國軍團雖然在北京冬奧會有上佳表現,進入金牌榜前三。但如果以獎牌榜論名次, 中國15塊獎牌只能排在第11名。排在中國前列的國家有,挪威(34)、俄羅斯(32)、德國(27)、加拿大(26)、美國(25)、瑞典(18)、奧地利(18)、日本(18)、荷蘭(17)和義大利(17)。這說明,雖然中國軍團總體水準近年來進步神速,但綜合水準還屬於第二方陣。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 10、奧運遺產 奧運遺產是實現奧運會願景的結果。 國際奧會和北京冬奧組委將北京2022年冬奧會遺產分成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7個部分。北京冬奧會為中國乃至國際社會留下了豐厚的奧運遺產。包含為公眾、城市和區域發展以及奧林匹克運動創造的或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長期收益。 北京冬奧會留下的經濟遺產,一個重要亮點是使用數字人民幣支付。數字人民幣展示中國在金融領域的創新成就,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會作為第一屆廣泛使用數位貨幣的奧運會,甚至是改變整個世界貨幣流通和經濟金融發展史的奧運會載入史冊。需要說明的是,數位人民幣並不是一種新的貨幣,而是中國法定貨幣的數字版。未來,數字人民幣支付將在中國大眾生活中更加普及,而其安全、便捷、高效的特點將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的發展活力。 北京冬奧會籌辦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特別是直接助推張家口賽區崇禮實現跨越式發展。北京申辦冬奧會成功前,崇禮是個貧困的小山村,短短數年時間這裡就被打造成符合國際標準的冰雪旅遊勝地。2019年,這座小城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並被美國《紐約時報》推薦為當年全球旅遊目的地之一。 北京冬奧會留下了大量滑雪場滑冰館等“有形資產”。在北京籌備冬奧會的6年多時間裡,我國冬季運動基礎設施上到一個新的臺階。冰雪產業規模也在呈幾何級數擴展。據介紹,目前全國已經擁有標準大道速滑館十來個,我們已是世界上標準大道速滑館最多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滑冰場已超過650個,滑雪場已經達到800多個。 體現奧林匹克象徵和藝術的文化元素是奧林匹克運動留給人們最具特色的文化遺產。其中的奧運會會徽、吉祥物、體育圖示、獎牌、火炬等景觀設計,都突出了東方文化的特色,為奧林匹克文化添上了一筆濃濃的具有東方文化神韻的筆墨。 北京冬奧會的一大特色是,在獲得舉辦權之後,就開始考慮冬奧遺產傳承利用,並制定實施了北京冬奧會遺產戰略計畫。北京冬奧會舉辦之前,北京冬奧組委發佈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報告(2020)》,總結提煉了北京冬奧會自2015年申辦成功以來數年籌辦工作所形成的遺產成果,重點呈現了促進中國冰雪運動普及發展、超前謀劃場館賽後利用、持續提升京張地區生態環境、促進京津冀地區協調發展、主辦城市轉型發展及引領社會文明進步。 需要特別注重展示和弘揚奧運會帶來的無形精神遺產,而促進奧林匹克價值觀真正能進入學校,讓奧運教育與學校立德樹人等工作緊密結合,則為奧運無形精神的遺產的傳承提供了可持續發展思路。 Related Topics 陳劍 文章導覽 < 海科館將舉辦化石微特展世界社會公正日:為太極門說句公道話 > You Might Also Like 法務部檢察官綁在一起司法能清嗎? 天才的執政當局能源政策 中共對台灣當局失望後會如何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