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嫁接棋楠產業之我見-【見山是山】

陳智瑋 - 時不知研香工作室

2024年受邀到廣州茂名電白參訪人工棋楠產業鏈

目前人工棋楠產業在地方政府推廣之下,連接電白周邊縣市也差不多都加入生產供應鏈,尤其在新會陳皮產業鏈發展趨於成熟,也有類似高麗人蔘相同公盤收購的機制,讓大部分居民看到商機趨之若鶩,紛紛投入生產行列。

電白在沉香產業發展是除了海南島之外較早開展,最少有近四十年的歷史。

以白木香沉香樹種為主體,但不知是否為緯度及氣候影響,整體產能及質量沒有太大提升,這次到訪時大部分種植棋楠業者在介紹時都是差不多一致口徑,起源是偶然機緣發現棋楠樹母株,加上電白原本就有白木香樹的大規模種植,正好用白木香樹做基底樹來發展嫁接棋楠。

參觀三家嫁接棋楠廠商後,透過業著的介紹及解說後歸結重點如下:

  1. 嫁接母樹樹苗的品質篩選很重要,直接會影響最後嫁接棋楠的產能與質量。

  2. 業者強調嫁接棋楠跟沉香樹產沉香過程不同,沉香產香需要有外傷口後再加上植菌後才完成沉香結香的基礎條件,而種植棋楠無須植菌,但製造傷口還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如果能有機會突破技術瓶頸的話,產能可以遠遠超過沉香好幾倍直接取代沉香也不無可能,因為沉香需要較長時間結香,但嫁接棋楠最快五年可以取香。

  3. 相關產業鏈趨於成熟,從種植到原料取香及製香相關的工事一應俱全,不需外求或穿洲過省完成製造。

  4. 野生沉香資源越來越稀缺,發展高質量沉香替代品是趨勢,也是一個全新高附加價值的經濟體,總產值過數億人民幣不會是問題。

 

棋楠母樹必須做的嚴密保護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