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正的危機

晏揚清 本報主筆

似乎是作為新一任美國總統上任100天的開箱禮物,5月3日(2025年)出刊的新一期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以〈台灣的考驗〉(The Taiwan test)作為封面故事,報導〈超強碾壓台灣危機將至〉(A superpower crunch over Taiwan is coming),以此彰顯台灣在美中兩大超強夾縫中生存的處境。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希望投射實力,但他推動貿易保護主義,又對盟邦採取強硬態度,反而正在削弱美國保護台灣的能力,北京方面可能會認為機不可失,應該盡快奪取台灣。

    猶記得2021年拜登總統上任100天,《經濟學人》亦於5月1日以封面標題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並配以台灣雷達圖,左有中國大陸國旗、右有美國國旗,並顯示島兩邊的海域內有象徵著飛機或艦艇的雷達圖案。並指如若台海爆發戰爭將造成災難,中美應極力避免。

    對比4年前,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猶大,而美國的盟友們仍惟美國馬首是瞻,COVID-19的出現,美國仍顯示其科技的實力地位,俄烏戰爭、以哈衝突,也仍然展現出她在國際衝突爭的領導地位。但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已隱隱然有甩脫美國枷鎖的意圖,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會談,楊潔篪那句經典的話,「你們沒有資格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表現出中國大陸即可抗衡美國,透過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組織,中國大陸正快速取得在國際社會的重大影響力。正如普丁在2022年6月所講的:「西方世界似乎沒有注意到,在過去的十年裡,這個星球上已經形成了美國單極霸權以外的新的強大力量,而且聲音越來越大」。

    2025年的世界與2021年已然不同,所謂時移勢異。2012年習近平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後以「中國製造2025」作為戰略,希望在2025年讓中國達到「製造強國」。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目標,基本上已達成。而美國川普總統在2016的選舉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到今天仍然在喊,美國的實際情形卻有每況愈下之勢。

    《經濟學人》雜誌的兩篇文章,2021年提醒「中美應極力避免台海發生戰爭」以免造成災難。今年則表示中國大陸如若攻打台灣,美國可能已無能為力,因此不會有災難性的結果,因為台灣可能被交易掉,但是這卻是台灣的災難吧!

   《經濟學人》雜誌的基本立場向以自由派、反共為著,這兩篇文章其實都某種程度在提醒美國,大陸一旦收回台灣,將是對美國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構成威脅,當然也會影響美國的國際地位,當然更重要的是表現出經濟學人擔憂其所一貫主張的自由派精神的失敗。然而我們發現,這麼重要的雜誌,以這麼重要的文章在關心台灣的前途,卻並沒有在台灣引起討論。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5月2日以《經濟學人》的有關報導作質詢,而行政院長卓榮泰僅無關痛癢的表示,專業的經濟性雜誌引用的資訊,他們當然重視,但是政府功能失能,「我們彼此都有責任。」同時,應該在國際秩序貿易重整中,讓國際看到台灣朝野一致。

    更離譜的是,幾位知名的愛台派重要人物發言批判《經濟學人》的「誤謬」。知名的財金評論人謝金河以中國內部的問題經濟學人不敢碰觸,也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因為是內陸平原,坦克一開就進來,台灣海峽有170公里加上中央山脈屏障,直言台灣不會那麼脆弱,痛批經濟學人連續三年恐嚇台灣,販賣台灣危機成癮」。而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則提出5點看法反駁《經濟學人》的論點,強調「台灣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台灣」,更直言有點太過「捧中輕美」。黑熊學院的沈柏洋則不知所云的說,美國的政策,有龐大的官僚體系導致政府要怎麼運作,不是這麼容易去預測;反而習近平主政下更容易推斷中國會做什麼事情。而自由時報直接將問題簡化成,藍白親中、非理性對抗的失序行徑,將是國人必須警惕的重大隱憂。

    台灣在民進黨長期洗腦下,可以說是所有問題只要簡化成「都是老共」、「台灣獲得民主世界的支持」、「世界需要台灣的晶片」,所以「美國一定會保衛台灣」。民進黨唯選舉是一切,愚化也愚弄台灣人,然而世界的版圖正在改變,台灣人卻遠不關心。普丁在2022年6月的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講到:「西方世界似乎沒有注意到,在過去的十年裡,這個星球上已經形成了美國單極霸權以外的新的強大力量,而且聲音越來越大」。

    從拜登突然自阿富汗撤軍、到川普要撤回對烏克蘭的支持,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已經日薄西山;另一方面,大陸近幾年透過金磚國家組織、拉丁美洲共同體、促進中東兩大敵對回教國家的和解,其國際影響力正在取代美國。在高科技競爭中,大陸在電動車、能源與發電、造船、高鐵等4大產業,已在全球占有領先地位;在航空航天、生物科技、先進材料、機器人與工具機、半導體等5大產業,也取得相當實質的進展,特別是人工智慧領域大陸也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最近川普打得震天嘎響的貿易戰,更凸顯中國經濟實力的不可忽視。凡此種種跡象台灣人卻不關心。

    無獨有偶,就在《經濟學人》發出評論的同一天,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網站刊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奇維斯(Christopher S. Chivvis)的文章〈川普應該約束台灣〉(Trump Should Rein In Taiwan),文章指出賴清德上任後,不斷強調台灣主權獨立地位,勢將激怒北京、升高緊張局勢並增加戰爭風險,一旦開戰,美國可能捲入其中。因此他警告,台北不應高估任何一個美國總統會在關鍵時刻冒著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險,為台灣採取行動。

    儘管國際社會對台灣的處境岌岌可危,而不斷發出警告,台灣的執政當局應該謀求與在野陣營的合作以應對大陸的挑戰。然而我們看到,賴清德政府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動用一切資源非要把在野陣營趕盡殺絕而後快,而青鳥側翼們更鼓譟喧囂世界需要台灣。殊不知台灣禍在旦夕矣。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