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 2022-12-03 整合第三勢力的第一步 必須重新檢視民生議題 馮國豪/政治評論家 2022年九合一選舉已經落幕,其中縣市長選舉部分,國民黨可算是大勝,而民進黨版圖則退縮到北港溪以南。然而筆者更關心與民眾在第一線接觸的縣市議員選情,發現今年議員選舉結果除了兩大政黨席次互有消長外,第三勢力大幅被壓縮,這對台灣民主政治長久健全發展並非好事,因此建議有識者應從檢視民生議題出發,整合第三勢力,監督兩大政黨,同時避免兩大政黨惡鬥損害民眾利益。 根據最新議員各政黨席次統計發現,全國各縣市共選出910席議員,國民黨拿下367席、民進黨277席、民眾黨14席、時代力量6席、台灣基進2席、新黨1席、台聯3席、親民黨2席、其他政黨11席、無黨籍227席。而2018各政黨席次則為中國國民黨394席、 民主進步黨238席、時代力量16席、親民黨8席、台灣團結聯盟5席、無黨團結聯盟5席、新黨2席、其他政黨10席、無黨籍234席。 從兩次選舉議員席次比較,可以發現幾個重點:1.2016年崛起的時代力量大幅萎縮;2.今年民眾黨崛起,但並未超越前次時代力量席次;3.被視為小藍小綠的小黨大幅萎縮,如親民黨、新黨、台聯、綠黨等。 從1993年8月新黨成立,迅速在國會選舉中當選21席立委成為第三大黨,但後來路線爭議與內部鬥爭而逐步式微。此後無論從藍營分裂出了的親民黨,或從傾向綠營的台聯與時代力量,都陷入同樣的爭議與逐漸萎縮的命運。主要原因是每次選舉(尤其是總統大選及立委選舉)「統獨問題」就會浮上檯面,在藍綠各自歸隊情況下,小黨不是被收編就是走向凋萎。 其實台灣第三勢力不是沒有生存空間,因為和民眾最貼近的還是民生議題,而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大黨顯然無法完全滿足呼應民眾需求,例如台灣電力供應不足、高齡少子化、物價上漲、環境保護、司法不公、治安敗壞、勞工問題等等,多年來兩大黨從未認真面對也未能有效解決;只是每當面臨統獨抉擇時,小黨的理想與理念就被吞噬了。 究其原因,台灣兩大政黨其實都比較偏向傳統右派政黨,偏重維護資本家利益重視經濟發展,反之台灣一直缺乏強有力以維護一般民眾公平正義的左派勢力。過去新黨、親民黨、綠黨、社民黨等都曾嘗試揭櫫這樣的理想,只是一碰到兩岸爭議,這些理念就完全退縮了。 今年九合一選舉後或許是整合第三勢力的新契機。因為歷經2020及2022兩次選舉,民眾黨已成為台灣第三大黨,而黨主席柯文哲雖自稱是「墨綠」,但在統獨立場上也能被藍營接受,如果由民眾黨出面號召第三勢力組成溝通平台,重新檢視統獨之外各種民生議題意見,整合兩大黨以外對民生議題的看法,提出相關政策,將有助於第三勢力良性發展,避免被藍綠兩大陣營政策綁架。 具體的建議是:1.由柯文哲領導的民眾黨邀請在國會及地方議會擁有席次的政黨及無黨籍人士,共同成立第三勢力溝通平台;2.挑選出統獨兩岸之外的各種議題作為溝通標的;3.共同合作定期進行相關民調,檢視這些民生議題民意走向;4.針對這些議題提出共同決議,如無法取得共識,則對外說明各自不同立場,各黨自行決定;5.透過立委及議員在中央及地方推動有共識的各項民生法案;6.透過各政黨落選人或招募民眾擔任志工,協助蒐集調查各地方各項民生法案落實情況與缺失;7.定期提出溝通平台具體成果。 民主國家存在第三勢力就是為了避免兩個敵對大黨走向偏鋒,可惜過去因為種種因素台灣第三勢力一直難以成型,筆者期待已經成為第三大黨的民眾黨與黨主席柯文哲能放下身段邀請其他小黨,在擱置統獨議題下,以民眾關心的民生議題為重心,推動第三勢力的整合,或許這是台灣民眾之福,也是台灣民主政治的新契機。 Related Topics 馮國豪 文章導覽 < 從清零看什麼是原教旨主義防疫的兩難選擇 考驗中共智慧與化解危機的能力 > You Might Also Like 川普逛語表白帝國主義本質 川普上任後美中台戰略形勢將變? 「開第一槍」大陸戰略的重大轉折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