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國家文化認同”,應拒絕學位服?

文-黃裕生/大陸作家

在畢業季,各大學即將畢業的學生會穿上學位服在校園裡拍照留念;在畢業典禮上,每個獲得學位的學生都會穿上學位服參加畢業儀式,接受學校授予的學位。這是歐洲中古時代留傳下來的大學的一種禮儀傳統。包括教授、副教授(編外教授)、助理教授(講師)這樣的分層職稱也是歐洲大學裡確立與命名的頭銜。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消息,不知哪所大學的一位教授發表聲明:拒穿學位服(與學生)拍照,理由是因為學位服是基督教教袍演化而來的,而自己是中國培養出來的,所以拒穿洋服。並進一步聲言,這是關涉“國家文化認同”的大事,而不是小事。

這實在有些令人困惑。來自中古歐洲基督教文化世界的東西是洋東西,該拒絕?那麼來自更早的希臘文化世界的東西,當然也是洋東西,該拒絕不?按同樣的邏輯,當然也要拒絕!

學位袍只是外在的裝飾性符號,都要拒絕,那麼涉及到內在精神世界的思維、觀念、理論、知識,該拒絕嗎?當然更要拒絕!否則,即便身上穿著漢服,內在的思維方式都變了,心靈世界裝的是洋貨,那豈不更可怕、更無“國家文化”認同?邏輯結論是什麼?為了鞏固“國家文化認同”,要拒絕科學,拒絕大學,拒絕自由,拒絕民主,拒絕包括“教授”這樣的頭銜!

因為科學這樣思維形態來自希臘文化世界並得到基督教的加持與開新,民主這概念也來自希臘並得到基督教文化精神的改造,而對人的自由存在的認識與確認更是直接來自基督教神學!

不知道這位同行所說的“國家文化認同”所要認同的是什麼?難道不認同自由而要認同奴役?不認同民主而要認同帝王專制?不認同科學而要認同義和團的符咒?存在既成不變的“國家文化”嗎?佛教算“國家文化”嗎?馬克主義算“國家文化”嗎?

關於國家認同問題,這裡有必要進一步做點申述。

我們知道,人類個體總是生活在某種共同體裡,無人能離開共同體而過人的生活。但是,人類共同體之所以是人類共同體,乃在於任何一種人類共同體都是建立在一些被人們認識到的人性原則基礎之上,並因而獲得人們的認同。簡單說,任何人類共同體(包括國家)都是在某種知識與認同的基礎之上才得以建立與維持。

隨著人類對自身與世界的認識的深化,人們會更新建構各種共同體的基礎性原則,並據此提出革新共同體的要求。這意味著,隨著關於人性與世界的知識系統的更新,人們對自己生活於其中的共同體的認同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因此,沒有一個共同體能夠一勞永逸地解決成員個體的認同問題。這意味著,一個共同體要獲得持續的團結與穩固,必須適時做出調整,有必要依據時代的新知識、新原則、新理論做出革新。在現實生活裡,人們之所以願意生活在某種共同體裡,並為之付出努力,乃至生命,而不是放棄它或離開它,乃在於人們對這一共同體有深切的認同。

對於現代人來說,這種深切的認同,不是基於既定傳統,而是基於人們能夠從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共同體裡感受到自己的自由、尊嚴與相應的利益得到了尊重與捍衛。沒有這一方面的認同,任何傳統文化都無法使人們產生出對這個共同體有厚度的認同。

而如果人們對一個共同體缺乏應有厚度的認同,或者認同度持續向低,那麼,人們要麼會離開這個共同體,要麼會起來改變這個共同體。對於人類個體來說,出於不認同或低認同的原因而出走,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如果能通過理性的努力去改變一個自己不認同的共同體,使之朝向符合時代的新知識、新原則的方向改善,那麼,人們通常不會選擇離開它。

中國有自己悠久的傳統文化,應該得到尊重與弘揚。但是,尊重和弘揚傳統不應成為拒斥外來文明與現代思想、現代科學的心理壁壘,更不應該成為把自己標榜為“傳統衛士”與“遺老名士”的旗幟。

所有偉大的文化都是超越民族超越國家的。這是大學教授應該明白的。而對現代國家而言,主要不是也不應靠文化來獲得國民的認同,而是也應是首先靠維護與實現國民的自由和公平、正義來獲得。這也是大學教授應該明白的。

You Might Also Like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