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 2021-10-14 檳城三題 作者-范軍 〈世華民間信仰中心研究員〉 早前,我曾在福建華僑大學任教,其時就有很多僑生是來自大馬檳城,他們經常說起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檳州喬治城以及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所以檳城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陌生而熟悉的地方,雖未謀面,而大名卻已經如雷貫耳了。近十年,定居泰國,馬來西亞曾來過不少次。然而,檳城雖也數次與朋友相約前來,卻總是情深緣淺,未能成行。今年有幸收到檳城華人大會堂文學組主辦的「2019年世界華文作家、學者、記者檳城采風」活動的熱情邀約,終於在暑假,可以有機會來到這個睡在馬六甲海峽中,四季花開的夢幻島嶼了。 每次來馬來西亞,或許是因為語言的關係吧,總是感覺格外親切。這種親切感甚至超過泰國。檳城名不虛傳,不愧是「海外小中華」。華人的宗祠、會館、神廟等等都保存得十分完好,當地華人的中文母語,華人的中華文化認同,在全世界的海外華人社會中恐怕都是首屈一指的。 此番檳城之行,十分感謝檳城華人大會堂文學組的周到安排和貼心陪同,使得我們收穫滿滿,眼界大開。喬治城古老的建築、滿城極富創意的鐵畫、多元民族宗教文化的和睦共存、華人社團的團結與對中華文化的傳承持守、馬來西亞的榴槤文化等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然而,檳城之行所引發的我對「采風」、「公司」和「華人」這三個概念的省思或許是我此行更為有趣的收穫吧。 一、采風 我們所參加的這次「采風」活動,是檳城一年一度的「全國華人文化節」活動中的重點專案,已經持續主辦了四屆。活動召集人朵拉女士曾向我們介紹了連續四年舉辦這一活動的不凡歷程,其中提及剛開始向檳城華堂提議舉辦「采風」活動時,華堂的前輩領袖對「采風」為何,尚不瞭解。我當時對朵拉女士說,「采風」一詞,歷史悠久,可以上溯到先秦詩經編集的傳統。朵拉女士就說,你寫出來啊!不錯,談談「采風」這個詞的「前生後世」應該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 「采風」這個詞雖然歷史悠久,源於中國古老的詩歌傳統,但是現在或許多用於中國大陸地區文藝界,所以檳城華堂的僑領們不熟悉這個詞,也是情有可原的。「采風」一詞,最早見於秦漢古籍中討論《詩經》編輯成書方式的「采詩說」。班固在《漢書》中說:「孟春之月,群居者將散,行人振木鐸徇于路以采詩,獻之太師,比其音律,以聞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窺牖戶而知天下。」(《漢書•食貨志》)而注釋《春秋公羊傳》的何休則說:「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無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間求詩。鄉移於邑,邑移于國,國以聞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戶,盡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春秋公羊傳》宣公十五年<解詁>) 以上兩則史料,都主張《詩經》的成書源自周朝官方定期地派員到基層民間採集、整理民歌的結果。「采」就是採集、收集、整理的意思,而「風」指的則是「詩經六義」中「風、雅、頌」中的「風」,亦即「國風」。《詩經》中一共有「十五國風」,也就是流傳在周朝各地的民間詩歌。「風」本是與雅、頌並稱的樂曲類別的稱謂。十五國風是當時十五個地區民間流行的地方樂歌,共160篇。周天子通過採集彙編這些民歌而了解民情民瘼。因此,「采風」最早是指周朝官方採集、整理民間詩歌,這一傳統對中國三千年文學史影響深遠。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西方民俗學被引進到國內,「采風」二字的內涵和外延都有所擴大,泛指採集調查一切民間的創作和風俗。1949年後,大陸官方文藝政策傾向「為工農兵服務」,自然更重視基層民間大眾。此後人們所說的「采風」,不僅是民俗學意義上的民俗調查研究,採集民間的口頭創作,包括神話、傳說、歌謠、故事、諺語、小戲、說唱、謎語等,而更多的是指文學藝術家等下到基層體驗生活,搜集創作素材。我們參加的檳州華堂主催的這次采風活動,參加者主要是世界各國的華文作家,活動之後都要寫作散文記錄采風的豐富內容和感想心得,所以活動名稱用「采風」,是恰如其分的。因為這活動確實為世界各國的華文作家等在檳城體驗生活,搜集寫作素材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上文提到「主催」這個詞。在參加今年的檳城采風活動的時候,同行的美國華文作家朋友曾經與我討論過這個詞彙,她覺得這個詞很奇怪,中國大陸很少見到。我說這個詞多用於臺灣。馬來西亞華人,此前有不少留學於臺灣,所以使用這個詞應是受到臺灣的影響。那麼,為什麼臺灣會常用這個奇怪的詞彙呢?原來這個詞原是日語漢字,意思就是「主辦」。臺灣因為長達半個世紀被日本殖民,所以很多常用詞彙,如「便當」、「便利店」、「放送」、「映畫」、「主催」等都源自日語漢字詞彙。這些源自日語漢字的詞彙有些僅是常用於臺灣地區,有些則早已普遍地融入全世界華人通用的現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很多常用的詞彙都來自日語漢字詞彙,如「場合」、「幹部」、「政治」、「經濟」、「哲學」等詞彙。因為一些源自西方的書面語詞匯,較早翻譯為日語,而日語書面語的高級詞彙,往往習慣於使用漢字來表達,所以這些用漢字翻譯的西學詞彙,就很自然方便地通過借用而進入漢語詞彙系統,以至於現在很多中國人都不瞭解這些詞彙其實最早是源自日本。 二、公司 漫步在檳州喬治老城的街頭,充滿歷史感的神廟、祠堂、會館、教堂、清真寺隨處可見。作為一個華人宗教信仰的研究者,這一切真是令人興趣盎然,流連忘返。其中最令我矚目的是建築精美、裝飾繁複、富麗堂皇到令人歎為觀止的邱公司和謝公司。 有趣的是,龍山堂邱公司裡供奉的是謝氏的祖先——大使爺爺和王孫爺爺,即東晉時期的名臣良將謝安和謝玄。世德堂謝公司中除供奉謝氏祖先謝安和謝玄之外,還供奉張巡、許遠這兩位在唐代安史之亂中捨身殉國的忠臣良將,他們長期以來就被閩南、潮汕地區的民眾奉為「雙忠聖王」來祭祀。 檳城早期福建移民族群有五大姓氏家族,包括顯赫一時的龍山堂邱公司、世德堂謝公司、霞陽植德堂楊公司、九龍堂林公司及潁川堂陳公司。很多旅遊手冊,或將「公司」二字理解為「公祠」二字的訛誤,這樣解釋或許並不盡如人意。 「公司」,在現代漢語中,是英語「Company」或荷蘭語「Compagnie」的漢譯。中文譯作「公司」(意譯)或「公班衙」(音譯),應該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洋務運動」以後開始廣泛使用。此前中國官方稱呼西方貿易公司,尤其是英屬東印度公司(EIC)和荷屬東印度公司(VOC),多稱為「夷館」。這應該是因為1858年簽訂的《中英天津條約》之第五十一款禁止中國官方各式公文,凡敘及英國官民時,一律不得使用「夷」字。因此之後,「公司」或「公班衙」的譯法就開始被中國廣泛使用了。「公班衙」的譯法,是最初對英國東印度公司等的誤解,以為其為政府機關衙門,後來清楚其為民間商貿機構之後,「公司」的譯法即更為人說接受通用。 然而,「公司」這一詞彙的內涵應該不僅限於西語「Company」之漢譯此一項意涵。它其實在古代華人移民社會中是還指具有血緣色彩的宗祠、村社與超越血緣關係的華人組織秘密會社。早期檳城曾有福建人五大姓氏家族為主的大伯公會,廣東人為主的義興公司以及客家人成立的海山公司。所以南洋華人社會的「公司」一詞,既用於幫會(如海山公司、義興公司),也用於宗族(如邱公司、謝公司)等。而「Company」在英文中,除了公司商號的意思外,也同樣具有同夥,伴侶,聚會等等意涵,也可以引申為社團之義。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的加里曼丹島上,移民此地的華人客家族群曾創建了一個統治長達百年,具有中式共和村社制度的「蘭芳共和國」——「蘭芳公司」。「蘭芳公司」不是同姓宗族的人所組成,而是不同宗族、不同村社的「小公司」的聯盟,每個村社公司組織各有首領,實行自治。這些首領根據團體大小稱為副頭人、尾哥或老大,一般由選舉產生。整個公司則如同一個村社聯盟國家,其首領正像中國村莊的村長、族長一樣,被稱為「總制」。由於第一任總制是陳蘭伯,第二任總制是羅芳伯,因此這個公司共和國就被叫做「蘭芳公司」或「蘭芳共和國」。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公司」一詞在南洋,不僅可以指宗祠、會黨,更可以擴大到指稱國家。而這一「公司」的用法,原本字面意思應有「公共管理」的意思。 「公司」一詞,指稱宗祠、會黨,乃至擴大到指稱國家的用法,比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後流行的「Company」中譯「公司」一詞,更為古老和原始,值得我們認真記取和繼續探討。我認為,在馬來西亞每個州都設有的管理華人公共事務的「華人大會堂」,其實就是這種華人「公司」制度的現代形態。 三、華人 「凡有海水處,皆有華人。」華人的腳步由東南亞而歐洲、美洲、澳洲,遍及世界各地。華人的移民目的國多為前殖民地國家,由於清政府和民國政府都是承認雙重國籍的,而殖民地政府也一般採取雙重國籍政策,所以海外華人長期被當做是僑居國外的中國人,被稱作是「華僑」。1955年萬隆會議之後,中國政府不再承認雙重國籍政策,使得海外華僑的國家身份認同由雙重認同開始轉變為單一認同。傳統上習慣上稱呼中國移民的「華僑」逐漸被「華人」這個概念代替。因華僑指的是長期生活在國外的持有中國護照的中國公民,而華人則不再擁有中國國籍,卻保留了一定的中華文化認同,尤其是表現為崇拜中國神明,祭祀中國祖先,過中國節日,以及使用中文母語。在使用中文母語這一點上,全世界各國中,大概只有馬來西亞華人至今堅持保留了中文母語。而在我生活的泰國,華人的母語早已轉變為泰語,華人文化也是存在明顯被涵化的傾向。 此次采風活動的最後一天,在檳州華堂的會議室座談的時候,檳城華堂現任主席、拿督許廷炎先生,提出「華人」在英語中常常翻譯為「Chinese」,這個詞因為同時也表示中國人和中文,所以常常會引發歧義誤會。因而海外華人就常被翻譯為「Overseas Chinese」,但是這個英文單詞本來就是指華僑,無法將持有中國護照的華僑和持有外國護照的華人區分開。所以就又有了馬籍華人「Chinese Malaysian」、美籍華人「Chinese American」、泰籍華人「Thai Chinese」等概念。據王德威先生的相關論文,「 Chinese」在前面還是後面,側重點亦有所不同,「 Chinese Malaysian」強調的是馬來西亞國籍;「 Malaysian Chinese」強調的是華人血統。「Chinese」在這裡強調的是,生長在外國,擁有外國國籍的「華人」,也就是「Ethnic Chinese」。但是這個概念是否包括移民外國的中國少數民族,又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至少中國的滿族、回族移民在中國以外的地區也自稱「華人」。所以「華人」的概念一般不以政治或行政區劃甚至國籍做劃分,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以及汶萊等國的華族人士也被稱為華人。 基於以上這些討論,許廷炎先生提出,不如直接就用漢語音譯「Huaren」來指稱生長在外國,擁有外國國籍的海外華人(可以包括滿族和回族)。這個建議極有創意,同時也非常簡潔明瞭,值得推廣,所以特地記錄在這裏。 采風活動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檳城之行的日子依然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檳城是一本充滿魅力和活力的大書,值得人們像掉進奇幻世界的愛麗絲一樣,充滿好奇地反復探索。 Related Topics 范軍 文章導覽 < 蔡英文2021國慶日「失格的」演說蔡英文自己毀了中華民國 > You Might Also Like 誰是孫悟空? 2024年兩岸融合發展交流營京津分營暨第十屆京台文化研習營開營 中國的王道與西方的霸道:兩千多年前中、西兩場戰爭的不同影響 Leave a Reply Cancel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Leave a Reply